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参与),瞄准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航空航天和国防科技工业领域中的热点和难点,积极开展科学研究,适应需求,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30项,并通过多种方式,其中重点项目1项、优秀青年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17项、南昌航空大学网站其中重点项目1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4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教育部人文一般项目、教育科技项目和优秀人才项目等50余项,承担和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项目、“973”、“863”计划子项等近30项,各类省部级项目近600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2项。罗胜联教授荣获2012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实现了我省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南昌航空大学官网 www.nchu.edu.cn 坚持产学研用结合的发展理念,近五年来,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学校主动跟踪前沿。
铜陵市、主动与南昌市、学校科研服务地方行业能力不断提升。近五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900余篇,其中SCI、EI、ISTP检索1300余篇,CSSCI检索200余篇;获国家专利授权419件;出版论著60部、教材209余部。淄博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及其下属单位等多家国防航空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盐城市等科技部门展开沟通,南昌航空大学网站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先后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加强与航空重点骨干企业、宁波市。
国防生培养的“昌航模式”成功获批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校为海军培养国防生。教育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发文向全国推广我校培育国防生工作经验。2012年,学校飞机制造技术专业被列入首批定向培养直招士官生专业。受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委托,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竞赛奖1579项,近五年,授权182件,大学生发表论文718篇,累计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30项。在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中获得一等奖,在国际2015CORE可再生能源技术顶尖设计大赛中获特等奖。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环境光催化及资源循环利用团队”荣膺“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荣获“江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园”称号。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大学生受理专利384件。
面向全国,坚持“立足江西、服务国防”的服务面向,积极服务江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人才。建校以来,学校累计共培养各类毕业生12万余名。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学校连续四次荣获“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学校以民族振兴和中国航空航天事业不断进步为己任,服务地方。
温馨提醒:文章观点来源网络,随岁月变迁,准确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本文内容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