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优美,位于济南市高新产业带中心,其中,学校占地面积1040亩,风景秀丽,学校现有固定资产总值7.4亿元,实训室86个,教学用微机3269台,语音实验室座位数826个,多媒体教室座位数6878个。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25万册,电子图书139万册;纸质中外文期刊1580种,电子版中外文期刊19281种;特藏有《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山东青年**学院网站《不列颠百科全书》,以及英语、韩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原版书籍和部分古籍线装书;建有现代电子图书信息系统,有重要的电子数据库14种,电子阅览室座位数379个。高度集成的数字化校园网络系统为教学科研提供了崭新的平台,先进的教学设备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是莘莘学子求学求知的理想之地。建有各种实验、建筑总面积26.1万平方米,山东青年**学院官网 www.sdyu.edu.cn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6205万元。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大力引进博士和其他高层次人才,创办名专业为主要内容的“双名工程”。注重加强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培养,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治学严谨、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适合学校发展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实施了以培养名教师、现有专兼职教师691人,教授、副教授占44%,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占71%。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名师、山东青年**学院网站省级重点学科首席专家、国家及省部级优秀教师等19人,45人在省级学会中担任理事以上学术职务。逐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
学校、团校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同时承担着普通本、专科教育,成人本、专科教育和共青团干部教育培训等多重教育教学任务。也是全国唯一一所本科层次的地方青年政治院校,迄今已有66年的办学历史。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其办学基础是创建于1949年的山东省团校。
一批专业在教学改革中逐步形成优势和特色。如舞蹈专业2002年被教育部确定为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4年舞蹈学被确定为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首批重点学科;2005年舞蹈专业被省教育厅评为省级示范专业,2006年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2009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的中央财政支持的教育实训基地,2011年舞蹈学被确定为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十二五”重点学科(强化),2012年应用型舞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得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旅游管理、新闻采编与制作、文秘、计算机应用技术、物业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社会工作等专业也因办学特色突出先后被评为省级特色、品牌专业。舞蹈专业学生参加中央和有关省市组织的大型文艺演出活动230多场次,在全国和省级舞蹈专业比赛中获奖120多项,其中以中国舞蹈“荷花奖”表演金奖、“桃李杯”和全国大学生舞蹈比赛为标志的国家级一等奖6项,以山东省委省政府颁发的“泰山文艺奖”为代表的省级一等奖58项,实现了山东省舞蹈界在全国舞蹈专业比赛“荷花奖”和“桃李杯”两个奖项上零的突破,多次受到中宣部、教育部、文化部、团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国庆60周年,学校舞蹈学院作为全国地方院校和山东省舞蹈界的唯一代表,参加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演出,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连续12年受中共中央办公厅北戴河接待中心的邀请为中央领导同志服务,多次受到中央首长和中央办公厅领导的表扬。近三年,毕业生7月份初次就业率平均达到89.71%,年底各专业平均就业率超过95.8%。物业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等专业的就业率达到百分之百,学校被省人事厅、教育厅评为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学校独立承担或参与的教育部和省级教学研究项目17项,其中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3人次在国际专业比赛中获奖。近年来,7项教学研究成果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奖励。
山东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3个省级学会的秘书处设在学校。学校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设立了“山青讲坛”系列讲坛。青少年理论研究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山东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在校设立了“齐鲁论坛”青少年分论坛。近年来,我校教师共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234项;出版专著、教材190部;发表学术论文3601篇,其中有190多篇分别被SCI、EI、ISTP、CSSCI、《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收录或转载;有215项成果获得山东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等省部级奖励。2011年,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联合发文,批准我校信息安全与智能控制实验室为省级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青少年研究所为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实现了学校在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方面的新突破。学校办有两份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其中《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先后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青少年研究》杂志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青年类重点期刊”和“山东省优秀期刊”。学校在科研成果的数量、质量、科研创新平台以及学术平台建设方面走在了全省同类高校的前列。设有经山东省编委批准建立的省级研究机构——山东省青少年研究所和8个校级研究机构,山东省青少年研究会、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山东省写作学会。
温馨提醒:文章观点来源网络,随岁月变迁,准确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本文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