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本科生1400余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两个上海高校人文艺术创新工作室(美术创作中心、公共艺术创作中心),是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单位。一个教育部特色专业、一个上海市一流学科(美术学),一个博士后流动站(美术学),一个上海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学院拥有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美术学、设计学、艺术理论),博士、硕士研究生500多人、留学生30余人。目前已形成了以本科教学为基础和主体、研究生教育为重点、辅以留学生培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官网(www.arts.shu.edu.cn)短期培训和交流等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多层次的办学格局;现有学生近2000人。
2009年创办了国内首家专业学术期刊《公共艺术》杂志,2012年建立国际公共艺术智库,2013年创办了首届国际公共艺术奖暨论坛,成为国际公共艺术领域的品牌奖项。在实践方面,学院主创设计的重大项目有:上海世博会主题馆的“世博会博物馆”总体设计,上海世博会一轴四馆的世博中心“公共艺术整体设计及实施”,中国第一个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总体设计及实施,上海自然博物馆科学绘画和媒体集成项目,上海轨道交通6、7、8、9、13号线的车站总体设计及70%的地铁壁画创作项目等。学院师生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官网在上海崇明、浙江玉环等地开展“地方重塑”为主题的实践项目。其中,规划设计的玉环县干江村、天台县张思村、松阳县吴弄村列入文化部、财政部、住建部中央财政支持的中国传统村落建设计划。以城市公共艺术和国际当代美术为特色化发展方向,打造国际品牌。在2000年列为211重点学科建设,学院提出与上海发展密切同步的“都市美院”建设目标,学院于1998年提出了“公共艺术”的学科概念,参与地方重大建设项目,在城市公共艺术方向,近年来。
中国画系、油画系、雕塑系、版画系、美术设计系、美术学系、建筑系、数码系8个教学系。美院现有绘画、雕塑、美术学、视觉传达、环境艺术设计、建筑学、城市规划7个本科专业。承担美院的本科教学、研究生培养等工作。学院现有专业教师153人,其中教授31人,副教授60人。“公共艺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是上海地区唯一的国家级艺术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设立陶瓷、玻璃、版画、数字艺术、综合材料、首饰、漆艺、织绣等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