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学院的产、影视制作中心、影视信息中心、影视制作中心、学、动画部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研实践基地。依托行业,与电视台、山西传媒学院网站影视制作单位、广告公司和动画公司等行业单位密切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逐步建立起开放式的产学研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山西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与山西大学、山西日报报业集团、山西广播电视台和学校实现共建,共同打造山西省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基地。同时,在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山西传媒学院官网 www.arft.net 凤凰卫视北京总部、山西电视台等123个行业单位建有丰富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影视信息中心3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承担教师科研和影视片的制作,在保证正常实践教学的前提下,学校现有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
形成行业结合紧密、创新型、学校目前有24个专业及专业方向,毕业生因“实践技能强、工作作风踏实、综合素质高”而获得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分布在新华社、中新社、山西传媒学院网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及各级各类广播影视机构、新媒体领域及相关单位,多数已成为业务骨干。专业特色鲜明、学生主体地位突出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系独立完整、学校坚持高级应用型、机制科学灵活、为全国广电系统输出了大批量优秀专业人才。复合型传媒人才培养方向。
22个特大城市之一的山西省省会太原市。位于中国三晋大地,是目前我国培养广播影视及其他传媒专门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多年来为中央和各级各类传媒领域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在业界人士口中有“老华广”之称。山西传媒学院(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Shanxi)简称“山传”,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出版教材、学校教师承担省部级以科研课题100余项,其中国家级精品教材2部,国家级“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22部;教师独立或参与创作影视作品1800余部(集),先后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中国电视戏曲“兰花奖”等奖项100余项。其中独立创作的动画片《大红公鸡毛毛腿》获中国(常州)国际动漫艺术周“最佳电视动画大奖”“ 最佳中国电视动画大奖”等奖项。短片《一夜温情》获第二届中国(杭州)国际微电影展十佳公益微电影。近五年来,著作200余部。
专任教师333人,其中,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1.5%。教师中有全国“十佳百优”广播电视理论人才、全国广播影视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教育部高等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山西省“双师型”教学名师等高水平教师。同时,还聘请王铁城、余秋雨、王伟国、白岩松、冯巩、刘佩琦、贾樟柯、贡建英等近百名业内知名专家、学者为兼任教师或客座教授。学校现有教职员工400余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105人。
温馨提醒:文章观点来源网络,随岁月变迁,准确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本文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