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盖了通信、以服务教学科研为目的,在文献建设上,我馆现已形成了具有鲜明信息科学技术特色的馆藏体系。经过多年建设,目前馆藏纸质图书160余万册,计算机、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信息、我馆坚持以学校学科建设为龙头,经济、管理、西安邮电大学图书馆网站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等相关学科,较好地满足了教学科研的需要。在搞好纸质文献建设的同时,加强电子文献资源的建设,学校加大资金投入,在学校领导大力支持下,图书馆积极申请中省共建项目,获得了2010-2013年度二次资金投入近700万元,加大了中外文电子文献资源的采购,尤其是加大了外文电子文献资源的采购,弥补了我校图书馆外文电子文献资源的不足。西安邮电大学图书馆官网 www.lib.xiyou.edu.cn 现有馆藏中外文电子图书46万余册。通过联采、自购、自建等方式,建立了35种中外文数据库,如Elsevier Science Direct数据库、IEEE/IET Electronic Library(IEL)数据库、EI(工程索引)数据库、德国施普林格(SpringerLink)数据库、ACM(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数据库、北京国道外文专题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清华同方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西安邮电大学图书馆网站清华同方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美国探索教育视频资源库(Discovery)、北大方正Apabi数字图书系统、金图外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道琼斯全球资讯教育平台、智联起点考试网、北京国道标准专题库、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数据库、中宏经济数据库、国研网数据库、库客数字音乐图书馆、蔚秀报告厅、EPS经济数据分析平台、以及西安邮电大学本科毕业生优秀论文数据库、西安邮电大学研究生毕业论文数据库、西安邮电大学教工论文数据库、随书光盘数据库、通信电子专题特色数据库5种自建数据库。文献资源建设是学科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与重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其重点在于强调特色文献资源建设与特色文献服务,为了突出我校学科优势,为重点学科的教学科研提供专业文献信息资源保障,图书馆构建了“通信电子专题特色数据库”。在构建电子资源文献的同时,我馆注重OA开放免费资源的开发,针对重点专业学科,提供互联网中OA资源链接地址,通过免费的方式途径,获取专业性的外文资源,使读者看到最新有价值的文献。所有数据库全年24小时不停机开放,任何使用我院IP地址的终端用户都可以上网免费检索、使用全部数据库,极大地满足了广大师生教学和科研的需要,使馆藏文献资源建设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为了提高图书文献的利用率,极大地方便了读者。并对借阅种类取消限制,图书馆还增加读者借阅册数,我馆实行了开架、读者可以携带自备图书或资料进馆,学习。在馆内自由阅览、为了方便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借阅一体和分借统还的管理方式。
我馆成立了学生图书馆管理委员会,图书流通、参与图书馆的文献采访、为了更好地与读者进行沟通,管理等工作,通过座谈、调查等活动,收集、反馈读者对图书馆的意见。我馆还与院系保持密切联系,开展经常性的读者志愿服务工作,参与图书馆的管理、服务。另外,我馆还定期开展“按需服务、主动服务”,“深入院系、面向师生”的系列活动,经常举办展览、讲座、报告会等,对读者进行文献资源培训。
2002年又升级为北京邮电大学创讯图书馆信息网络系统(MELINETS),与国内其它同类系统相比,现已更新为MELINETS第二版。我馆自1997年就安装了ILAS5.0版本的图书资料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即时备份、馆际互借、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无缝链接等功能。为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转,我馆6KVA的UPS可以带负荷24小时不间断供电,为我校师生正常的教学科研提供了可靠的文献保障。1999年,我馆建成了多媒体电子阅览室,并建成了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与校园网、中国教育科研网、因特网相连,图书馆实现了无线接入。图书馆现拥有各类专用服务器10台,存储容量可达66TB。
原直属邮电部管理,以陕西省政府管理为主的体制,1999年改为信息产业部和陕西省政府共建,西安邮电大学创建于1950年,是一所以工为主,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工、理、经、管、文、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院校。西安邮电大学图书馆也是随着学校的发展而不断前进的。
温馨提醒:文章观点来源网络,随岁月变迁,准确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本文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