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

安徽医科大学

介绍:

安徽医科大学

首页www.ahmu.edu.cn

重点实验室。附属医院,建言献策,智库,学生工作。

高校大学,安徽高校。教育网站。

师资力量/安徽医科大学

全校现有教职医护员工4837人,其中正高职称471人,副高职称778人,博士148 人,国家 " 百千万人才工程 " *、二层次人选5人,教育部骨干教师3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83人,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12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5人次,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76人次,省卫生系统学术技术带头人152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254人,教师中有46人次担任国家医药类本科规划教材的主编、副主编或编委,1996年以来获得省部级以上模范称号23人。学校图书馆和各学院、各附属医院分馆藏书72万册,中外文印刷期刊及网络电子版期刊 20000余种,为全国生物医学文献资源共享网络安徽省级中心馆,校园网联通*教育科研网和国际互联网。

文化传统/安徽医科大学

校徽

 校标图案主体由迎客松、蛇杖和阿拉伯数字“1926”等基本元素组合构成。图案呈圆形,图案内圆上弧为郭沫若所题的中文校名,下弧是安徽医科大学英文全称。其中迎客松代表学校位于安徽省,蛇杖代表学校的医学属性,1926是学校的建校时间。

校训

好学力行,造就良医”是*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分别于1933年和1934年为安徽医科大学前身———上海私立东南医学院师生的题辞。
 “好学”、“力行”是古贤之言,出自《中庸》。“好学”是“致知”的必经之道,强调的是自觉;“力行”是“致知”的升华之本,倡导的是实践。好学并且力行,方能进入“致知”的“自由王国”。
“造就”、“良医”是两个通俗的现实话语,质朴无华。“造就”是锤炼的过程,是方法,上承“力行”并将“力行”具体化。
 人才的造就有其主客观两个方面,主观是自身修养,它以自觉即“好学”为其主,“力行”为其辅,主辅并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此可称其为内因;客观是外在培育,以教育为其主,养成为其辅,“力行”既有教育的一面,又有养成的一面,它同社会环境,特别是学校环境融合在一起,构成通往“目标”的重要条件,此可称其为外因。主客观并进,内外因结合,就是目标“造就”过程。“良医”即医学教育的目标,是指道高德馨、学富术精的医生,他们应是是德才兼备的人类健康之卫士,当以人民利益为上,是一个民族不可或缺的神圣职业 。

校风学风

求真、求精、求新

教学机构/安徽医科大学

学校占地约86万平方米(1296 亩),建筑总面积约70余万平方米。现有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安徽省口腔医院)、卫生管理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研究生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临床医学院、*临床学院(*附属医院)、省立临床学院(安徽省立医院)、第二临床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在建)、第三临床学院(附属合肥市*人民医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课程部、医学检验系、医学影像系、麻醉学系、医学心理学系、医学美容系共20个直属教学机构。有91个教研室,19个教学实验室。

学校图书馆和各学院、各附属医院分馆藏书72万册,中外文印刷期刊及网络电子版期刊 20000余种,为全国生物医学文献资源共享网络安徽省级中心馆。学校成立了临床药理、生物医学、老年病、立体定向神经外科、心血管病、肿瘤防治、皮肤病、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医学哲学等46个省、校级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及面向全国发行的期刊有《安徽医科大学学报》、《*药理学通报》、《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疾病控制杂志》等15种。“十五”以来,学校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余项,获得资助2000余万元。各类科研项目累计获得资助经费近6000余万元。2005、2006年连续两年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校长张学军教授当选为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科研成果/安徽医科大学

2007年至2012年,该校科技项目总经费达2.54亿元,其中纵向经费达1.99亿元,*项目经费占纵向经费的70.7%。获各级各类科技成果奖105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以上项目7项。发表学术论文9166篇,自然科学类三大检索论文714篇。出版学术著作200余部 。2009年至2013年,该校共承担“863”、“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42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近年来保持安徽省属高校领先地位。研究成果分别入选2010年度*科学十大进展和2012年度*高校十大科技进展。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高校自然科学技术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一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三项、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普奖和卫生管理奖各1项。先后以责任作者单位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自然遗传学》等国际著名SCI刊物发表多篇高水平研究论文,在复杂疾病易感基因研究上居国内领先水平。

2008年度,该校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35项,总资助经费1018万元;发表国内科技论文1612篇,全国高校排名第49位,首次进入全国高校50强,发表SCI期刊收录论文被引92篇223次,全国高校排名第98位,首次进入全国高校百强行列。该校皮肤遗传研究团队发现银屑病易感基因,国际著名杂志《自然遗传》(Nature Genetics)在线发表研究成果,这一发现标志着*银屑病的易感基因研究达到了*水平。继2005年和2006年连续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之后,该校徐德祥和魏伟教授领衔再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一项。2001级药理学硕士研究生一科技论文被评为2007年度*百篇较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 。

2009年度,该校自然科学研究排名跃升至安徽省省内第3位、省属高校第1位。再次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科普奖,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6项、三等奖8项,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共有246项项目获得资助(含16项横向课题),资助总经费3384.81万元。其*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39项,总资助经费1038万元;新增1项科技部“十一五”计划重大新药创制专项,1项973计划项目前期专项,1项863计划专项。发现银屑病、红斑狼疮和麻风病易感基因的三项原创性重大成果被国际*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和《自然遗传》刊载。发表论文全国高校排名第44位,全国医药类高校排名第12位,国内论文被引全国高校排名第66位。张学军教授研究组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银屑病、白癜风和麻风病易感基因的研究成果被评为2010年度*科学十大进展之一。
 2011年,该校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卫生管理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各类省级奖项16项。发表国内科技论文2302篇,在全国高校排名位列第31位,SCI收录文献全国高校排名112位,35篇论文被评为“表现不俗的论文”,8篇论文进入SCI学科影响因子前1/10的期刊。《2010年自然出版指数*报告》中该校位列*区第13位,在《自然》子刊《自然遗传》排名上,该校名列全国榜首。共有426个项目获得资助,资助总经费6078万元,其*家自然科学基金年度97项,资助经费3809万元,立项数和经费数继续稳居省属高校首位,连续10年保持递增,首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截至2012年12月,该校发表在《自然遗传》和《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论文已达到17篇。2012年,该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88项,总资助经费4339万元,首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批优青项目资助。

办学规模/安徽医科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校园一角学校占地约86万平方米(1296 亩),建筑总面积约70余万平方米。建校以来,学校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攀升。学校的办学定位是建设特色鲜明、国内先进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2006年10月,学校成功地举办了以“人文、学术、创新”为主题的80周年校庆,成立校董事会和校友联谊会。在80年历史传承的基础上,对学校办学传统和办学理念进行提炼。育人方针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医德医术,至善求精”,育人理念是“兴国、仁爱、博学、求精”,育人途径是“人文与医学融通,传统与现代融会,好学与力行融合”。全校上下形成了“求真、求精、求新”的校风学风,成为支撑和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校生共16673人,其中博士生179人、硕士 生2728人、普通本科生13671人。另有留学生、港澳台研究生95人、成人教育学生7187人。

现任领导/安徽医科大学

党委书记:李俊

校长:曹云霞

副校长:胡志、朱启星、金宗祥

党委副书记:刘群英

纪委书记:常业军

历史沿革/安徽医科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是安徽省属重点大学,前身是上海东南医学院,创办于1926年5月。

1949年底响应中共中央华东局“面向农村,走向内地”的号召,内迁安徽省蚌埠市,成为安徽省*所高等医科院校。

1952年迁至省会合肥市现址,改名为安徽医学院。

1996年6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安徽医科大学。

学科建设/安徽医科大学

截至2014年4月,该校拥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共26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拥有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有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74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建立了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皮肤病与性病学为国家重点学科,中药药理学、中医肿瘤病学为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有1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9个省级重点学科,42个省级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 。在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中,该校临床医学学科排名全球前1%。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
 药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安徽医科大学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个)
临床医学、药学

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26个)
 免疫学、内科学、儿科学、老年医学、神经病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运动医学、麻醉学、急诊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理学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0个)
 心理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中药学、护理学

专业学位点(6个)
 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药学硕士专业学位、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

省级重点学科(19个)
 药理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口腔临床医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中药学、老年医学、内科学(消化系病、传染病、血液病)、神经病学、外科学(泌尿外、骨外、普外)、妇产科学等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2个)
 呼吸内科、神经内科、泌尿外科、皮肤科、急诊科、麻醉科、病理科等

实习医院/安徽医科大学

学校拥有*附属医院、附属省立医院、附属合肥市*人民医院、附属口腔医院、第四临床学院(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第五临床学院(六安市人民医院)、杭州临床学院(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解放军临床学院(解放军105医院)、精神卫生临床学院(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等30余家临床教学实习医院;拥有合肥市疾病控制中心等预防医学、卫生管理及其他专业实践教学基地40余家;分布于本省各市及北京、上海、江苏、山东、浙江、广东等省市。

学术交流/安徽医科大学

学校与欧洲、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地区和国家的一些著名高校建立了密切的校际关系。每年派出近100人到国外留学、研修和参加学术交流,同时邀请30多位外国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与世界卫生组织、香港复康中心合作培养康复医学人才;与荷兰皇家科学院脑研究所合作成立了安徽省老年病研究所;与加拿大加中儿童基金会合作建立了儿童保健培训中心;与日本JICA 集团合作培训全省市、县卫生局局长和医院院长;与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学大学合作成立中德卫生管理培训中心等。

简介/安徽医科大学

建校以来,共为社会培养医学人才35095人,其中本科生17205人,专科生6432人,硕士生934人,博士生52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10472人。在校生共12562人,其中博士生112人、硕士生1243人、本科生9766 人、专科生1441人。学校获准招收港澳台地区本科  学校成立了临床药理、生物医学、老年病、立体定向神经外科、心血管病、肿瘤防治、皮肤病、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医学哲学等46个省、校级研究所。建有安徽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近5年来,承担包括国家 "863""973" 计划、火炬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际合作项目等各类科研课题963项,争取纵向科研经费3338万元,85项成果获得奖励,出版著作166部,发表科技论文4700多篇,其中SCI 收录论文345篇。编辑出版的*及面向全国发行的期刊有《安徽医科大学学报》、《*药理学通报》、《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疾病控制杂志》等15种。

专业设置/安徽医科大学

学校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攀升。学校的办学定位是建设特色鲜明、国内先进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2006年10月,学校成功地举办了以“人文、学术、创新”为主题的80周年校庆,成立校董事会和校友联谊会。学校将现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专门为学校前身东南医学院毕业生的题词“好学力行,造就良医”,确立为新校训。在80年历史传承的基础上,对学校办学传统和办学理念进行提炼。育人方针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医德医术,至善求精”,育人理念是“兴国、仁爱、博学、求精”,育人途径是“人文与医学融通,传统与现代融会,好学与力行融合”。目前,全校上下形成了“求真、求精、求新”的校风学风,成为支撑和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

温馨提醒:文章观点来源网络,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本文内容仅供参考!

随机官网
Copyright © 2013-2014 首页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