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

广西医科大学

介绍:

广西医科大学

首页www.gxmu.edu.cn

广西医科大学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medical。官方微信,下一页,university,上一页。

办学条件/广西医科大学

专业建设广西医科大学现设有26个学院(部),拥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3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
广西医科大学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0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等13个本科专业,其中,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药学5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预防医学、口腔医学专业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等4个专业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广西医科大学开展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77年、硕士研究生教育33年、博士研究生教育27年,形成了从本科到博士后完整的培养体系,是广西高层次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2004年获“广西临床医学人才小高地”,2011年获“老年疾病防治人才小高地”。
广西医科大学有*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精品课程1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教学团队1个;广西医科大学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21项,精品课程28门、教学团队7个、教学名师6名、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6个。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含附属医院教、医、研人员)3634名,其中正高职称446名,副高职称759名,学术型博士生导师96名,专业型博士生导师47名,学术型硕士生导师441名,专业型硕士生导师452名,专任教师1123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7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2名,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31名,广西“八桂学者”3名、“特聘教授”3名,中华医学会专业学会常委、委员46名,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编委36名,广西医学会各专业学会主任委员49名,还有一批优秀人才被选为*和省级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人才工程重点培养对象。
主要院系

基础医学院
广西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院的前身是医学基础部,初建于1959年1月,1998年9月更名为基础医学院。
截至2009年11月,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下设学院办公室、教研科和学生办3个行政科室;有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寄生虫学、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物理学、电子学、数学与信息工程、医疗仪器与临床工程等14个教研室,设有基础医学中心实验室、实验生理科学实验中心、形态学实验室、人体解剖学实验室、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实验室和物理学实验室7个实验室(中心)。
截至2009年11月,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有1个基础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基础医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病理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基础医学中心实验室。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1个:“广西高发疾病研究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
截至2009年11月,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有教师143人,实验技术人员35人。其中,教授30人,副教授35人,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42人,122 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有30多人次获得国务院特贴专家、广西优秀专家、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八桂学者”、“广西五一劳动奖章”、“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广西青年五四奖章、广西医科大学教师名师、广西医科大学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截至2009年11月,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是广西医科大学各学制、各专业、各层次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及管理的重要基地,开设了35门课程,每年承担4万学时的教学任务。设有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医学美容技术和医学检验技术2个高职专业,还负责七年制临床医学1—5年级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工作。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为*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其教学团队为*教学团队;实验生理科学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实验生理科学实验中心。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拥有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重点课程7 门,校级精品课程12 门。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主持各级教学改革课题84项;发表教学论文142篇;主编、参编规划教材26部,主编教材获省级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2部、二等奖3部奖、三等奖2部。多媒体课件获*比赛一、二等奖各3项,获省级以上奖励共14项。
截至2009年11月,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省部级科研课题104项,厅局级科研课题36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17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2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405篇,其中SCI收录20篇。
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先后和德国、美国、英国、丹麦、奥地利、比利时、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交流合作关系。
护理学院
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是1999年3月经自治区教育厅批准,在广西医科大学附设护士学校的基础上成立的,亦为广西*护理学院。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护士学校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
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校)1998年开始招收高职护理学专业学生,2000年开始招收本科护理学专业学生,2007年开始招收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有护理学专业硕士、本科、高职和中职四个学历教育层次,是广西*所能够培养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院校。本科护理学专业是*特色专业建设点,高职护理学专业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优质专业,中职护理学专业是广西示范性专业。
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学基地完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主要作为临床教学、实习基地,拥有先进、完善的教学及临床实践设施;此外在广西区内外还拥有33个实习基地。护理技能培训中心是隶属广西医科大学管理的校级实验教学中心,能满足学生的校内实践教学需要,也可为临床护士、护理教师等人员的专业继续教育培训提供条件。
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是广西培训医院护理骨干基地,是广西专业护士认证培训基地,是广西卫生学校骨干教师培训基地。
外国语学院
广西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截至2011年8月,广西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职教职工27人,其中23名教师,3名实验技术师,1名技术工人。教师队伍中有高级职称7人(教授2人,副教授5人),中级职称13人,初级职称5人。任课教师中有14人具研究生以上学历。此外,广西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还常年聘有4-5名外籍教师担任各个层次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课程。
截至2011年8月,广西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每年承担着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专科生和新高职和教师全英、双语师资培训等多层次教学工作,平均年授课量多达15000多个学时。
截至2011年8月,广西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拥有语言实验室12间,672个座位。其中12套数字化语言实验室是广西高校中*,功能最强大的语言实验室。此外,大外部还装备有4套英语调频广播设备,1套广播录音设备,29台计算机以及其他辅助办公设备。1998年外语电教实验室顺利通过广西高校系统的实验室评估;2002年通过了教育部全国大学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成绩良好;2003年通过了广西高校大学外语教学工作评估,成绩优秀。
截至2011年8月,广西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多次在全国、全区各类英语竞赛中获得特等奖、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广西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共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5项,发表各种论文近百篇,出版各种书籍、教材共50多本/套。其中,《广西涉外法规规章政策汇编》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委托的翻译、编写项目,2005年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由2005年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希望英语》教材成为教育部推荐教材,广西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人文管理学院
广西医科大学人文管理学院是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广西医科大学人文教育基地。
截至2009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人文管理学院由11个教研室、2个研究中心和1个技能培训基地组成,主要包括:社会工作教研室、经济学与社会医疗保障教研室、人文医学教研室、大学语文与文秘教研室、中国政治理论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教研室、艺术教研室、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研室、广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医学研究中心、广西医科大学妇女研究中心和中国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广西)基地。其中“中国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广西)基地”是经中国医师协会批准,由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医师协会联合承办的培训机构,旨在提高医师的人文医学执业技能、规范医师职业道德与伦理,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具有医师人文执业技能培训资格的机构。广西医科大学人文管理学院依托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硕士点,招收卫生经济管理、生命伦理与卫生政策、医学伦理与卫生法规、人文医学与卫生政策、人文医学与医患沟通、医院管理与卫生事业管理等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截至2009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人文管理学院设有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医疗保障方向)2个本科专业。
截至2009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人文管理学院共主持了30余项省厅级科研课题,主编教材两部,参编教材10部,发表了150篇论文。在教学科研方面主要取得如下成果:王前强副院长撰写的两篇独著论文、一篇合著研究报告分别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和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李小萍老师参编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获2005年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蔡建章主编,李小萍,秦桂秀副主编的《医学伦理学》,获广西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陈飞副院长撰写的论文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为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医学伦理学”为校级精品建设课程;王萍老师的“法律基础网络课程”参加全国网络课程比赛获得三等奖。

学校领导/广西医科大学

党委书记:仇小强
党委副书记、校长:赵劲民
党委副书记:韦安光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罗国容
副校长:夏宁、赵劲民、周诺、赵永祥、唐安洲、何并文、 莫曾南

学术研究/广西医科大学

学科建设截至2011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设有73个教研室(组),开设400多门必修课和300多门选修课。拥有*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1个、省级精品课程20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10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学校有基础医学、药学、临床医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药理学等9个博士点,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4个一级学科和3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广西医科大学学科层次分明,有21个二级学院,10所附属医院(其中非直属附属医院7所),44个教学实习基地。广西医科大学开设有临床医学(含肿瘤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专业方向)、预防医学、口腔医学、药学、护理学、医学检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英语、公共事业管理、生物医学工程、社会工作11个本科专业及药学、护理学、口腔医学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医疗美容技术6个高职(专科)专业。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从2000年开始面向全国招收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其中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口腔医学为*特色专业建设点。科研成果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教师在广西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如“树鼩实验感染人乙型肝炎病毒模型”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广西医科大学参与完成的“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及规范化治疗”201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的研究”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的免疫学研究”2007年获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广西常见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2006年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特别贡献奖;“原发性肝癌综合防治的基础与临床研究”2005年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地中海贫血的临床治疗”2011年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
《白细胞介素-5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理中的作用》被评为2002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是广西高校*全国优秀博士论文。2名本科生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学校在血红蛋白研究、蛇毒研究、心血管疾病防治、区域高发肿瘤防治、药物创制研究、肝脏移植、断指再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研究领域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主办有《中国癌症防治杂志》、《结直肠肛门病外科杂志》、《广西医科大学学报》3种学术期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广西医科大学先后与美国、英国、丹麦、日本等54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研究所、医院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同时,也为该国的对外交流合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学术交流广西医科大学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丹麦、瑞典、日本、越南、泰国和港澳台地区等54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研究所、医院等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截至2011年底,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学者来广西医科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广西医科大学先后派遣400多名教师和专业人员分别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留学、进修,参加国际会议、考察和讲学。
如1991年与日本蛇族学术研究所在蛇毒类毒素的开发方面的研究,1992年与美国佐治亚大学合作研究血红蛋白,1993年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在人工种植牙方面的研究,1997年与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环境与卫生系合作研究《化学预防黄曲霉毒素诱导的致肝肿瘤作用在树鼩的研究》,1999年与美国墨黑德州立大学在肝癌化学预防的机理方面的研究等。

附属医院/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历史沿革/广西医科大学

20世纪30年代,学院创办人戈绍龙博士向政府建言:“广西民众羸弱,急需高等医生”。于是,广西省政府第105次会议通过设立广西省政府卫生委员会,指派雷殷、戈绍龙、雷沛鸿为卫生委员会委员。负责筹备广西省立医学院,并增聘张镕、李祖蔚、孟宪荩等教授协助。
1934年7月广西省立医学院成立,10月开始招收六年制本科生,开创了广西高等医学本科教育之先河,是全国建校最早的22所医学院校之一。此后,校名先后四次变更,校址七次迁移。
1937年2月,广西军医学校先后增设军医、司药、看护和担架军士及毒气疗法训练班等支持抗战。
1944年春由于学院医学专家、教授人数规模扩大,教学质量提高,被教育部电令嘉奖,誉为全国第三。
1944年夏,日寇南侵,桂林告急,师生疏散到三江、八步等地。每迁一地就继续开诊、复课,直到1945年8月,日敌签降,抗战胜利,于同年10月省令复员回桂。
1949年11月22日桂林解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学校建立新秩序,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改造,组织土改和抗美援朝医疗队;学习苏联,进行教育改革。1954年,校址迁回南宁津头村。办学环境得到改善,师资队伍不断扩大,招生人数逐年增长,教学、科研取得新进展。“文革”和极“左”路线时期,学校工作深受影响。于1961年试行《高校六十条》,学校进入稳步发展阶段。
1978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和外国留学生,是当时全国9所最早接收外国留学生的医学院校之一。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是该国*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84年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广西高校*博士点,1988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992年正式更名为“广西医科大学”。

硬件设施/广西医科大学

截至2011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有68个临床教学基地(含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全科医学实践教学基地);1个医学人文技能培训基地;11所直属和非直属附属医院,均为“三级甲等医院”,总床位数10187张,生均床位数1.67张;3所直属附属医院是广西规模*“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是广西历史悠久、专科配备最齐全、医疗设备*、技术力量最雄厚、规模*省级综合性医院,是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开放床位2500多张;2010年门诊量210余万人次,年住院患者6.6万余人次,年手术量3万余台次。

温馨提醒:文章观点来源网络,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本文内容仅供参考!

随机官网
Copyright © 2013-2014 首页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