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

兰州大学

介绍:

兰州大学

首页www.lzu.edu.cn

211工程。university,捐赠,在校生,未来学生。

有3所附属医院。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校园面积3828亩,学科门类齐全,兰州大学学科特色鲜明,兰大创建于1909年,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建有8个校区,涵盖了除军事学以外的所有11个学科门类。

知名校友/兰州大学

科学家
姓名个人简介
秦大河中科院院士,原*气象局局长,*徒步跨越南极*人,*获得国际环境奖*人
葛墨林中科院院士,物理系毕业
涂永强
中科院院士,化学系毕业
周其林中科院院士,化学系毕业
冯绳武地理学家
郑国锠
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
丑纪范大气科学家、中科院院士
李吉均自然地理与地貌学家、中科院院士
邝宇平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
吕忠恕
植物学家,中科院院士
夏佳文兰州近代核物理研究所工程师,工程院院士
王德基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
王景尊水文地质学家 中科院院士
刘有成有机化学家,中科院院士
朱子清
有机化学家,*科学院院士
黄文魁有机化学家,*工程院院士
陈耀祖分析化学家,中科院院士
冯小明有机化学家,中科院院士
段一士理论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
叶开沅力学家,工程院院士
钱伯初量子力学专家,工程院院士
汪志诚物理学家,科学院院士
陈庆益*著名的数学家,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陈文源*著名的数学家,皇家科学院院士
郭聿琦*著名的半群专家,工程院院士
徐躬耦核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
知名学者
姓名个人简介
秦晖清华大学教师著名知识分子,历史系毕业
何明峰著名农村问题专家,著名知识分子,经济系毕业
李晓西著名经济学家,经济系毕业
许志永著名知识分子,推动收容制度终结者之一,法律系毕业
顾颉刚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
赵俪生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
水天同著名翻译家、英国文学研究专家
高尔泰著名美学家、画家、作家,旅美学者
杨伯峻著名语言学家
李阳疯狂英语创始人
企业家
姓名个人简介
张云
*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
杨继钢*石油大庆石化公司总经理。化学系毕业
祝晏君*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历史系毕业
张知彬*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局长。生物系毕业
苏荣辉*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副局长。化学系毕业
任建新*化工集团总经理。经济系毕业
李振国西安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物理系毕业
刘小锋
广州千江企业集团董事长。生物系毕业
孙珩超银川大学校长,宝塔石化集团董事局主席。法律系毕业
张曙光广州市番禺奥迪威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物理系毕业
向彬广州维力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数学系毕业
渠云鸿
惠州市通洁清洗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新闻系毕业
文永均成都圣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化学系毕业
姬建新成都地奥集团药物研究所所长,总裁助理。化学系毕业
彭立增济南爱思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化学系毕业
缪小荣四川广安百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化学系毕业
张成如济南联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化学系硕士毕业
李春安西安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物理系毕业
黎春生广东用友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经济系毕业
马亚平深圳韩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化学系毕业
李会宁肇庆千江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化学系毕业
姜标中科合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化学系毕业
高校领导
姓名个人简介
纪宗安暨南大学副校长。历史系毕业
刘向兵*人民大学副校长。生物系
沈伟国华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化学系毕业
李廉合肥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数学系毕业
甘晖陕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中文系毕业
王水汀
南京财经大学副校长。数学系毕业
沈愉北京工商大学校长。数学系毕业
董文杰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地理系毕业
张人禾*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地理系毕业
刘人怀*工程院院士,原暨南大学校长
詹文龙
中科院院士,*科学院副院长。现代物理系毕业
吴云东中科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教授
姚檀栋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所所长。地理系毕业
王陇德*工程院院士,卫生部副部长。兰州医学院毕业
郑晓静中科院院士,原兰州大学副校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
舒红兵中科院院士,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生物系毕业
周绪红*工程院院士,兰州大学前任校长,现重庆大学校长
屠国华原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物理系毕业
谢玉杰西北第二民族学院院长。历史系毕业
薛勇彪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生物系毕业
姜标中科院上海有机所所长。化学系毕业
周定文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地理系毕业
黄庆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物理系毕业
林西平
原江苏工业学院院长。化学系毕业
马巍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副所长
孟自芳中科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所长
马海州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所长
邓友全
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所绿色化学中心主任
周述实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院长
孙祁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石毓智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毕业
媒体人
姓名个人简介
水均益
全国十大杰出青年
王志纲
*著名策划人。经济系毕业
封新城新周刊主编。中文系毕业
胡亚权《读者》杂志社前主编。地质地理系毕业
乌力吉
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化学系毕业
郭振玺中央电视台广告经济中心主任兼经济频道总监。管理系毕业
王同业央视新闻评论部焦点访谈三个制片人之一。管理系毕业
效存德参加“*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的兰大学子
政府官员
姓名个人简介
陆浩原甘肃省委书记,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化学系毕业
张学忠原四川省委书记,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文系毕业
杨利民原内蒙古党委副书记,中央纪委驻交通部纪检组组长
姜建初较高检察院副检察长。法律系毕业
贠小苏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经济系毕业
郜风涛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副主任、党组成员。中文系毕业
刘立军甘肃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历史系毕业
李淑芬宁夏自治区政协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经济系毕业
江亦曼
*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化学系毕业
侯云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系毕业
邵克文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历史系毕业
刘鸿庥贵州省政协副主席,原贵州省副省长。中文系毕业
苏志希甘肃省人大原副主任。物理系毕业
王锐中共甘肃天水市市委书记,历史系毕业。
孙兆林
辽宁省葫芦岛市委书记。化学系毕业
肖庆平甘肃白银市委书记。中文系毕业
火荣贵甘肃省武威市市委书记。历史系毕业
余斌原四川省眉山市委书记。金属物理专业毕业
吴岩峻中共三亚市委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市政府党组副书记
侯云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系毕业
许锐江西省瑞金市市长。
翟亚军深圳市质量协会秘书长

学术研究/兰州大学

科研机构

截至2016年5月,学校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4个甘肃省重点实验室(含培育基地),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甘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德研究中心。

科研平台
平台类别科研平台名称
国家重点实验室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草地农业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干旱与草地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磁学与磁性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细胞活动与逆境适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敦煌学研究所
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中子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旱区农业与生态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草地农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开源软件与实时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德研究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德干旱环境联合研究中心
甘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西部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甘肃省环境地质与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甘肃省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新药临床前研究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有色金属化学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消化系肿瘤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泌尿系统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胃肠病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骨关节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金川集团金属化合物联合实验室
科研成果

根据2016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已先后获得国家、部委和省级科技成果奖600余项,编辑出版各种专著、教材、译著1,000余部,2014年收录SCI论文1490篇,据SCI统计,兰州大学是*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引用率较高的大学之一。近年来,学校被SCI收录的科技论文数居全国高校前30位,科技论文被SCI期刊引用数居全国高校前23位。2015年12月全球自然指数发布*科研机构自然指数排名,兰州大学排名第7位。

人文社科研究
该校2013年获得的成果有《*西北少数民族通史》、《自然—社会环境与贫困危机研究:以甘肃省为例》、《西北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分析与实证研究》。

自然社科研究

兰州大学2008年获国家科技奖项目
获奖项目完成人单位获奖类别级别
电磁材料结构多场耦合非线性力学行为的理论研究郑晓静、周又和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奖
*北方草地退化与恢复机制及其健康评价南志标、任继周、傅华、周志宇、侯扶江、张自和、王彦荣、张卫国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国家科技进步奖
新型装配整体式楼盖体系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周绪红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国家科技进步奖
*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研究李吉均
资源环境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奖

学校领导/兰州大学

现任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袁占亭
校长王乘
党委副书记李正元、钟福国、郭琦、曹爱辉
副校长安黎哲、陈发虎、徐生诚、潘保田、高新才、李玉民、曹红
纪委书记钟福国
党委常委王乘、李正元、钟福国、郭琦、曹爱辉、安黎哲、徐生诚、潘保田、高新才、李玉民、曹红
历任领导
历任校长(院长)
学校名称姓名任职时间
甘肃法政学堂1909---1913
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蔡大愚
1913---1917
李懈1918.1--1918.2
施国祯1918.3--1923.1
张瑛1923.1--1923.3
赵元贞
1923.3--1923.7
施国祯1923.7--1926.2
沙明远1926.2--1927.3
杨集瀛
1927.3--1928.2
兰州中山大学马鹤天1928.2--1928.11
李世军1928.11--1929.3
骆力学1929.4---1929.5
兰州中山大学、甘肃大学、甘肃学院邓春膏1929.5---1936.5
甘肃学院田炯锦
1936.5---1937.4
朱铭心1937.4---1938.2
王自治1938.2---1941.1
宋恪
1941.1---1946.7
国立兰州大学辛树帜1946.8---1949.8
兰州大学校务委员会辛安亭1949.9---1951.3
兰州大学曲正1951.3---1953.3
林迪生1953.3---1959.1
江隆基1959.1---1966.6
刘冰
1979.1---1982.3
聂大江1982.3---1984.4
徐躬耦
1984.4---1985.3
胡之德1985.3---1993.3
李发伸1993.3---2006.5
周绪红2006.5---2013.6
王乘2013.6---至今
历任党委书记
学校名称姓名任职时间
兰州大学刘海声
1957---1960
江隆基1960---1966
刘 冰1979---1984
聂大江
1984---1985
刘众语1985---1992
王松山
1992---1993
苏致兴1993---2001
陈德文
2001---2008
王寒松2008---2016

办学条件/兰州大学

师资力量截至2016年5月,在职教职工4123人,有专任教师2025人,其中教授等正高职468人、副教授等副高职986人,研究生导师1373人,两院院士9人,千人计划9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2人,*教学名师4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0人,青年千人计划2人,青年拔尖人才计划4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0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6人,教育部新世纪(跨世纪)人才129人,甘肃省教学名师21人,甘肃省领军人才92人,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4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8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7个,*教学团队5个。
两院院士
郑国锠
*科学院专职/已逝郑晓静
*科学院非专职
李吉均
*科学院专职涂永强
*科学院专职
刘有成
*科学院专职/已逝南志标
*工程院专职
丑纪范
*科学院专职周绪红
*工程院非专职
汤中立
*工程院非专职陈发虎
*科学院专职
任继周
*工程院专职---------------------------------
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
团队名称负责人团队名称负责人
化学合成与化学生物学涂永强
复杂环境与介质相互作用的非线性力学周又和
青藏高原和中东亚干旱区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研究陈发虎


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
团队名称负责人
多场耦合跨尺度复杂系统及其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的研究周又和
干旱农业生态系统研究李凤民
植物多重抗逆的分子学机理黎家
半干旱气候变化研究黄建平
多肽药物王锐
天然产物合成化学翟宏斌
多场控制的磁电功能材料与器件薛德胜
草地农业系统耦合与管理侯扶江
*教学名师(4人):王乃昂、周又和、王希隆、包国宪院系专业

截至2015年3月,学校下设32个教学系部,其中2所附属医院、1所口腔医院,开办91个本科专业。

院系设置
萃英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文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哲学社会学院
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
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艺术学院
教育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大气科学学院
资源环境学院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
药学院基础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
公共卫生学院*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
体育教研部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专业设置
所属院(部)系专业名称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戏剧影视文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
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基地班、历史学、世界历史、民族学、博物馆学、旅游管理(旅游文化方向)
哲学社会学院哲学、社会学
经济学院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统计学
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会计学/会计学(ACCA方向班)、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
外国语学院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
法学院经济法学、民商法学、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国际法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政治、思想政治教育、政治与行政学
艺术学院音乐表演、艺术设计
教育学院教育学、教育技术学(教育软件与知识工程方向)
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学(包含理论物理学、磁学与新型磁性材料、电子材料与器件工程、新金属材料物理、计算物理专业方向)、微电子学、材料物理、材料化学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放射化学、原子分子物理、核技术及应用4个硕士点,原子核物理(基地班)、放射化学(基地班)、核工程与核技术(教育部特色专业)、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教育部特色专业)、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电子商务
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功能材料
草地农业科技学院草业科学、农林经济管理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
大气科学学院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
资源环境学院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地质学、地球化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理论与应用力学、土木工程、地质工程
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地质学、地球化学
药学院药学
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护理学
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医学
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预防医学(妇幼卫生方向)和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
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萃英学院(可选专业: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
隆基班(可选专业:文学、历史、哲学)
体育教研部-
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5年3月,学校拥有*人才培养基地6个、局校共建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4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2个,*特色专业16个,*精品课程10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4门,*教学团队5个。
*人才培养基地(6个):地理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历史学
局校共建人才培养基地(1个):大气科学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历史学
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4个):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环境地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2个):吸收国外优秀教学资源培养草业科学人才模式研究、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特色专业
序号专业名称批次
1核技术*批
2草业科学
3历史学第二批
4生物技术
5大气科学
6化学第三批
7地理科学
8数学与应用数学
9物理学第四批
10生物科学
11理论与应用力学
12经济学
13材料化学第六批
14行政管理
15功能材料第七批
16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
*精品课程
课程名称课程类别获评日期负责人课程层次
草地保护学2010年*精品课程2010/3/31南志标本科
地貌学2010年*精品课程2010/3/31潘保田本科
原子核物理2010年*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010/4/30胡碧涛本科
生态学与陆地生态系统2009年*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009/3/31勾晓华本科
数字信号处理2009年*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009/7/31万毅本科
大气探测学2008年*精品课程2008/3/31张文煜本科
动物生理学2007年*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007/7/31陈强本科
*少数民族史2007年*精品课程2007/3/31王希隆本科
理论力学2007年*精品课程2007/3/31周又和本科
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2006年*精品课程2006/3/31任继周本科
热学2006年*精品课程2006/3/31高崇伊本科
量子力学2004年*精品课程2004/3/31钱伯初本科
自然地理学2004年*精品课程2004/3/31王乃昂本科
结构化学2004年*精品课程2004/3/31李炳瑞本科
*教学团队
团队名称负责人
地球系统科学教学团队王乃昂
理论与应用力学创新性人才培养教学团队周又和
草业科学专业教学团队南志标
基础理论与实验能力双高型化学专业课程教学团队王春明
大气科学专业教学团队王式功
教学成果
截至2015年3月,学校获*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教学成果奖
序号项目名称完成人级别年份
1
高水平力学教师团队建设与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互动模式及实践周又和,王省哲,武建军,郑晓静二等奖2009年
2草业科学学科设计与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任继周,南志标,傅华,侯扶江,龙瑞军,沈禹颖,王锁民,李春杰,梁天刚特等奖2009年
3立足西部,改革创新,建设一流国家理科地理学基地李吉均院士、王乃昂教授、伍光和教授、周尚哲教授、张建明副教授一等奖2005年
学科建设

截至2015年3月,学校有8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2个省级重点学科;有235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1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专业,4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1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重点学科
学科类别学科名称
二级国家重点学科固体力学生态学植物学自然地理学
有机化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民族学区域经济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历史文献学
省级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社会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史数学
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大气科学
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力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核科学与技术草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工商管理
公共管理国际政治高等教育学环境科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流动站名称
应用经济学民族学*语言文学*史数学
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大气科学地质学
生物学生态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草学临床医学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
博士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
学科类型学科名称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民族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大气科学、生物学、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语言文学、*史、生态学、力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畜牧学、草学、临床医学、公共管理、地质学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公共管理、工商管理、药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畜牧学、生物医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力学、地质学、历史学、新闻传播学、*语言文学、社会学、法学、应用经济学、哲学、理论经济学、教育学、外国语言文学、考古学、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作物学、植物保护、林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民族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大气科学、生物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史、生态学
合作交流

截至2015年3月,学校先后与世界39个国家和地区的196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合作伙伴遍布亚、美、欧、非、大洋洲。2009-2013年,学校接待来校访学交流外宾及港澳台地区客人7300余人次,教工因公出国及赴港澳台参加学术会议、合作研究等各类活动计3300余人次,派出近2500名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出国(境)交流、学习或攻读学位;招收培养1700余名留学生。在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建有3所孔子学院。

学术资源/兰州大学

学术期刊

《兰州大学学报》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教育部主管、兰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被美国CA、MR,英国ZR,俄罗斯AJ和德国Zbl Math以及国内《*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各学科文摘等数据库收录。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教育部主管、兰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是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北京大学“*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社会科学院“*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HSCCD)和清华大学“《*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是由教育部主管、兰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被国外美国《化学文摘》(CA)等数据库和国内《*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生物学文摘、*药学文摘等多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系统作为来源期刊。
《草业学报》
由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主管,*草学会和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为*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英国CABI文摘数据库来源期刊,《*生物学文摘》*生物学文摘数据库收录期刊,*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
《草业科学》
由*科学技术协会主管,*草学会和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共同主办,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文核心期刊”(北大版)、“*科技核心期刊”和“*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源期刊”,是《*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科学期刊文献数据库、英国CABI、《*期刊网》、《*学术期刊(光盘版)》、*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电子期刊服务(CEPS)数据库的固定源期刊。
馆藏资源

根据2015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纸质文献315万册(件),年订购中外文印本报刊近4000种,中外文电子数据库115个。特色资源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丛书集成、中华文史论丛、*边疆丛书和方志丛书;善本有《皇明经世文编》等400余种。

历史沿革/兰州大学

清末时期1908年11月8日(清朝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十五日),甘肃法政馆呈清甘肃省当局将法政馆改为甘肃法政学堂,奏咨立案,呈请颁发关防,制定学堂章程,呈报清政府学部(相当于现教育部)备案。署臬司使彭英甲、提学司使陈曾佑办理移交手续,移交物品主要有法政馆关防,执役名册、图书、器具等。
1909年(宣统元年),奉部令改法政馆为法政学堂,划归甘肃提学使司主管。法政学堂由提学使王新桢迁设于兰州城内西大街(即前佛照楼旅馆,今兰州市工商联合会后面),委派堂长,添派职教员,招集讲习科一班,学员额定为一百名。
1909年2月5日,清政府学部同意将甘肃法政馆改为“甘肃官立法政学堂”,由提学使司主管,颁发“甘肃法政学堂关防”,性质为高等学堂。学堂地址移至城内西大街,编制定为监督、正副提调、庶务长、文书案卷兼关防管理各1人,学监4人,会计1人。
1909年7月,法政学堂完成再次迁址,迁于城内西大街,为兰州大学历史上的第四个校址。
1909年9月17日,1909年8月出版的《甘肃教育官报》载道“甘肃官立法政学堂成立”,并公布升允扎《准学部咨凡法政实业学堂皆归提学使司管理文》。
1909年10月,原法政馆的官班学员14人毕业。
1910年8月,招收法政别科一班。
民国时期1912年2月24日(民国元年二月二十四日),陕西革命军发动起义,甘肃保皇势力出兵围剿,消耗了甘肃库存,提学使司王新桢札至法政等学堂,通报甘肃提学使司教育总会及议长议绅商议,决定本年度甘肃省只办存古学堂一所学堂,暂时停办优级师范学堂、文高等学堂、法政等学堂与农矿学堂四所学堂。
1912年2月26日,邓宗、王之佐、幕寿祺、水梓等28人集会于甘肃法政学堂,提出三条决议:一、选代表4人会见长庚,要求宣布共和;二、停止攻陕;三、采用民国年号,西历纪年;长庚见大势已去,甘肃终于3月19日宣布共和。
1913年3月,蔡大愚任法政学堂校长兼教务主任。
1913年4月,甘肃省选出*届国会议员,参议员11人。众议员14人,法专教师王鑫润为参议员。
1913年6月,法政学堂结束后,蔡大愚筹划改组法政学堂为“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校舍定于兰州西关萃英门旧举院内,利用科举时代之至公堂、观戏堂为教室。
1913年7月,讲习科与法政别科同时毕业,至此法政学堂结束,法政专门学校启用“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关防”。
1913年10月17日,经教育司批准,法政专门学校将校址迁入省城西关原清朝贡院内原农业,矿物学堂的校舍,并接收了全部校产。后来又批准巡警学堂校舍归属法专,为兰州大学校址的第五次变迁。
1913年12月,教育部任蔡大愚为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校长。
1915年9月,经教育科调查,甘肃法政专门学校办理情形与部令符合,准于正式承认甘肃法专办学合格。
1917的1月13日,司法部司法总长张耀曾发布司法部*号布告,认可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等全国七所法政学校。
1918年,全国专门以上学校成就展览会评定,甘肃法政专门学校名列乙等。
1920年5月7日,为反对卖国的二十一条,法政专门学校等学校学生在曹家巷左公祠集会,会后示威游行,沿街宣传,呼吁团结起来,取消二十一条,主要口号有“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取消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等。
1921年7月,法政专门学校成立校友会,制定校友会会章。
1923年5月9日,法政专门学校与兰州华英中学、省立一中、法专、农校、工校、女师七校、各小学学生四千余人召开大会,二万余市民参加的声势浩大的大会,要求北洋政府废除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收回旅顺、大连、青岛,维护祖国领土主权独立与完整。之后连日举行游行,进行爱国主义宣传、致电各方、强烈要求废除卖国条约,并推选代表见督军、省长,传达群众爱国要求。各校学生发动全省抵制日货,警告商界不得再运销日货,发起成立“甘肃全省学生联合会”组织。
1925年7月15日,奉冯玉祥令,甘肃省政府主席刘郁芬批准将甘肃省立五族学校,更名为甘肃省立中山学院,是1928年成立的兰州中山大学的一个来源。
1928年,甘肃省立中山学院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
1931年2月,国民政府教育部下令,全国各地除广东中山大学外,一律取消“中山”二字。兰州中山大学遂更名甘肃大学。
1931年5月,甘肃大学更名为“省立甘肃学院”。
1944年3月,改为国立甘肃学院。
1946年,在原基础上成立“国立兰州大学”,由教育部委任辛树帜筹办,并为校长。上任之前,辛校长先赴全国四处网罗人才、图书、设备,奠定了今日兰州大学系科基础。其所募图书,数量超过当时甘肃图书馆,历史学家顾颉刚赞誉:“卓然西北巨藏矣”。
建国初期

1949年,兰州解放。辛树帜校长率兰州大学迎接解放,兰州大学完整地回到了新*人民手中。其后,奉人民政府教育部令,全国各地学校一律丢掉居首的“国立”、“省立”等字样,国立兰州大学更为兰州大学,沿用至今。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中,兰州大学俄文、英文、少数民族语言系分出。
1953年,西北艺术学院文学系并入。被确立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
1954年,医学系分出,成立兰州医学院。
1959年,原北京大学副校长、党委书记江隆基奉调入主兰州大学,成为校长。
1965年,南开大学核物理系、放化专业并入兰州大学现代物理系。

改革开放1996年,首批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成为国家在“九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高校。
2001年,进入“985工程”建设行列,教育部与甘肃省政府签订省部重点共建协议,成为国家“985工程”重点支持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高校之一。
2002年,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并入兰州大学。
2004年11月18日,兰州医学院重新并入兰州大学,学校的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
2009年,兰大迎来百年校庆。国家主席胡锦涛发来贺信,祝贺兰州大学建校100周年,并寄予厚望;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莅临百年校庆庆典,并发表讲话。
2016年03月,兰州大学新校区确定落户青白石。

文化传统/兰州大学

校标

标识形状
1、由同心两个圆构成。
2、内圆中上方为兰州大学图书馆图样,下方为“1909”字样。
3、外圆中上方为汉字“兰州大学”字样,下方为英文 “兰州大学”字样。
标志释义
1、标志主体为兰州大学图书馆正面视图,恰似一个展翅欲飞的鲲鹏,寓意兰州大学面向21世纪的腾飞。
2、图书馆主体部分宽厚庄重,表示兰州大学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宽厚的基础;塔楼挺拔峻峭,象征兰州大学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雄心壮志和向上、奋进的力量;三个台阶表示兰州大学完整的办学体系(学士、硕士、博士)或高等学校的三项功能(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1909”为兰州大学建校的年份。
3、外圆中上方为汉字“兰州大学”字样,表明兰州大学是*的大学;下方为英文“兰州大学”字样,表明兰州大学是一所向国际开放的大学。
将图书馆作为标志的主体有以下考虑
1、图书馆事业是一个学校乃至一个国家文明的窗口;图书馆是汲取知识的源泉,知识创新的殿堂。
2、兰州大学图书馆是兰州地区原有的四个标志性建筑之一(其余三个为兰州白塔、黄河铁桥、兰州饭店)。
3、兰州大学图书馆造型庄重、典雅、优美,其塔楼的挺拔之姿给人一种向上、奋进的力量。
4、兰州大学图书馆的形状已被历代兰大人所认同,且作为兰州大学的象征被广泛应用于宣传品。

校训

校训:自强不息 独树一帜
兰州大学校训昭示了学校与时代同发展,与民族共命运,所走过的一百年风雨。一代代先贤和兰大人栉风沐雨,筚路蓝缕,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坚守在祖国的西部,走出了一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创建高水平大学的特色之路,形成了兰州大学特有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而校训则是这种文化和精神的集中体现。
“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指引莘莘学子要传承学校优良传统,光大兰州大学精神,自强自立,顽强拼搏,敢为人先。

校歌
?兰州大学校歌
西北的青年莫要再耽延,
割断我们长衫抛却我们浪漫。
大时代的使命奔临在眼前。
大踏步冲出潼关,看一片漫天的烽烟。
仅凭舌尖怎能扫荡那凶焰,
挥起铁拳才能还我河山。
甘肃的青年莫要再迟延,
捣碎我们花冠停止我们歌筵。
大时代的担子紧压在两肩。
乘长风冲上青天,望一眼卷世的狂澜。
仅凭笔尖弱小怎能保全,
拼着血汗大同实现何难。
校歌确定时间:1938年(兰州大学当时为甘肃学院)
校歌释义:
校歌创作于1938年,已经传唱了70多年,展现了兰大学子以天下为己任、勇担国运的英雄气魄和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时值抗战初期,战火逐渐烧到*西北边陲,军民奋起抵抗揭开兰州保卫战的*页。兰州大学校歌通过广大师生的传唱,很快响彻西北,在阴霾的天空和血腥的环境中树起兰州大学的猎猎战旗,凝聚师生,鼓舞抗战斗志,弘扬学术传统,坚持办学不辍,为我国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自强不息”的兰大精神化作了抗战时期西北青年学子的向往、追求和憧憬,也成为一代又一代兰大学子心中最温馨的集体记忆和共同语言。
校歌

温馨提醒:文章观点来源网络,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本文内容仅供参考!

随机官网
Copyright © 2013-2014 首页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