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与红安县毗连。商城县依山脊分野,麻城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省内东邻罗田县,南接团风县、武汉市新洲区,鄂豫皖三省交界处。大别山中段南麓,麻城市政府网地理方位:东径114o40′~115o28′,北纬30o52′~31o36′。全市土地总面积3 606.48平方公里。东西最宽距离为76公里,南北最长跨度82公里。市区位于境内中部举水河上游的河谷平原,东濒举水河。城区西南距省会武汉113公里,距黄冈市府110公里。2014年末,户籍总人口115.5万人,全年常住人口87.54万人。东北与安徽省金寨县以界岭分水为界,麻城市政府网官网 www.macheng.gov.cn 北与河南省新县。
移民文化公园等。人文景观有史前文化遗址、古战场遗址、关卡寨堡遗迹、歧亭杏花村、阎河钓鱼台、柏子塔、帝主庙、钟鼓楼、孔庙、周道一禅师塔、古孝感乡遗址等。国家两条精品红色旅游线“千里跃进大别山”和“将军故里”在境内交汇,其著名景点有麻城市烈士陵园、乘马会馆、麻城市政府网麻城县苏维埃县政府旧址、可新桥白骨塔、麻城博物馆等。“看杜鹃、饮菊花、赏茶花、品杏花、送玫瑰”——“五朵金花”在麻城竞相开放。“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麻城龟峰山有“中国面积最大的古杜鹃(映山红)群落”,其面积之大、年代之久、密度之高、品种之纯、花色之美,中国一绝,世界罕见。2011年,在北京举办了“中国映山红第一城”授牌仪式,“麻城红杜鹃”跻身“灵秀湖北十大旅游新秀”行列。实现了“四季看杜鹃,麻城龟峰山”。浮桥河生态旅游区、风光旖旎,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荟萃。文化底蕴深厚,当代新建的龟峰山风景区、麻城山川秀美,九龙山国家地质公园、自然景观有古代闻名的“三台八景”,孝感乡都。
北、西三面山脉相连群峰逶迤的地貌特征。山区集中分布于东部和东北部,丘陵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平原由举水冲击平原和中南部波状平原组成。最高点康王寨,海拨1 337.1米,最低处中南边缘陶家寨,海拨仅25米。境内溪流密布,1 580余条大小河流汇成纵贯南北的举水、巴水水系,以龟峰山为分水岭,一西一东分别流注长江。境内属亚热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江淮小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无霜期长。水灾、旱灾较频,高温和霜冻灾害有增多趋势。境内最高峰康王寨雄踞鄂豫边界,麻城全境地貌若马蹄状。形成全境东、由此沿市境东北边缘及境内向西南纵深及西部边缘延伸出7条山脉。
著名的苏区,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根据地。在长达28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麻城有13.7万人殉难,6万余子弟参加人民军队。熊熊的革命火焰,煅造出王树声、许世友、陈再道等36位共和国开国将军。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董必武、陈毅、李先念、胡耀邦、江泽民、乔石、李鹏、李瑞环、朱镕基、温家宝、曾庆红等相继视察麻城,给英雄的麻城人民以巨大的鼓舞和力量。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之一,麻城是著名的革命老根据地。红二十八军的组建地,红四军。
从元朝末年到清朝中期,麻城持续了500多年浩浩荡荡的移民史,成为“湖广填四川”移民的输出中心,使得川渝地区迄今有6000多万麻城移民后裔,每年来麻城孝感乡寻根问祖的川渝人士络绎不绝。麻城移民文化滋养了川渝文化,磨砺了川渝精神,在中华文明史上写下了精彩篇章。是“湖广填四川”的起始地和集散地,麻城是中国古代“八大移民发源地”之一,在中国移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是巴蜀公认的“祖籍圣地”。
温馨提醒:文章观点来源网络,随岁月变迁,准确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本文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