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介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首页www.xidian.edu.cn

首批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高校之一和首批9所获批设立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之一。工、是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和“211工程”项目重点建设高校之一,管、理、直属教育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以信息与电子学科为主,是全国56所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

university,校长信箱,书记信箱,一网通办。

校区简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校建有南北两个校区,北校区位于*西安高新科技开发区,学校的科研机构全部设立在此,教学方面以培养研究生为主。
南校区位于风景秀丽的终南山脚下,主要从事本科生教育。

办学规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院系设置
学院名称专业名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电子技术、信息工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教育技术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激光技术、红外线技术、应用物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应用数学、概率统计、运筹与控制、信息与计算机科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日语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测控通信、导航控制、智能探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信息对抗技术、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电磁场与天线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电子机械、工业设计、自动控制、电气工程、测控工程与仪器、电子封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工商管理、工业工程、金融学、电子商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学、哲学、政治学、中文、历史学、艺术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学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材料科学、工程和应用化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继续学院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技术、通信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24个专业
学科建设

截止2014年学校拥有2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拥有2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拥有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0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0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8个本科专业,2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5个*特色专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重点学科一览表

一级*重点学科(2个)二级*重点学科(7个)
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号与信息处理
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电子学
电路与系统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军队指挥密码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信息与通信工程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军队指挥学物理学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光学工程
机械工程数 学物 理 学
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 件 工 程军队指挥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数学光 学 工 程
机 械 工 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物 理 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应用经济学教育学
统计学军队指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
截至2014年,资料来源于校官网

省部级重点学科
无线电物理管理科学与工程
信号与信息处理机械电子工程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密 码 学情 报 学通信与信息系统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军事通信学计算机应用技术
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系统结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电路与系统材料物理与化学
思想政治教育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计算数学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物理电子学
软件工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光 学
运筹学与控制论机械设计及理论导航、制导与控制

师资力量截至2013年学校有专任教师1900余名,其中,博士生导师279人,硕士生导师845人。学校有院士4人,双聘院士13人,“千人计划”入选者8人,首届“青年拔尖人才计划”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14人,教育部创新团队6个,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教学名师4人,*教学团队6个,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0人,*青年科技奖获得者4人,“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奖获得者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对象8人,陕西青年科技奖获得者7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50人。
名称
人数
博士生导师222人
硕士生导师759人
两院院士9人
长江学者14人
*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人
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人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专家8人
*“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对象8人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4人
*级教学名师奖4人
*级教学团队6个
首届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
首届“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1人
*青年千人计划1人
*外专千人计划2人
*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
光华工程科技奖获得者26人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7人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50人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0人
教育部创新团队6个
陕西青年科技奖获得者7人
陕西“百人计划”8人
陕西“三秦学者”2人
两院院士
王小谟、孙玉、段宝岩、保铮、于全、包为民、张锡祥、张光义、沈绪榜
*教学名师
序号姓 名职 称所在学院时 间届 数
1梁昌洪教 授电子工程学院2003*届
2孙肖子教 授电子工程学院2006第二届
3傅丰林教 授通信工程学院2007第三届
4刘三阳教授数学与统计学院2008第四届
*教学团队
序号团队名称带头人时 间
1国家电工电子教学基地教学团队孙肖子2007年
2微波教学团队梁昌洪2007年
3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团队傅丰林2008年
4软件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陈 平2009年
5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团队刘三阳2009年
6信息安全专业教学团队李 晖2010年

杰出校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术名家

王诤:*电子通信行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1955年开国中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创始人兼首任校长。他开创了*无线电通信事业、无线电侦察事业、新闻广播事业、气象事业、电子工业、人民邮电事业,在雷达、电子对抗方面做出了*贡献。直到今天,国家信息产业部、中电集团以及航空航天、遥感遥测、广播电视领域的各大产业集团和*电信、*移动、*联通、*网通、*铁通等各大运营商都始终不忘王诤是电子行业的奠基人、开拓者。

李默芳:世界电信组织杰出贡献奖(GSM奖)得主,前*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是拥有4亿用户的全球较大移动运营商的技术掌门,瑞典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著名电信技术专家。

王中林:欧洲科学院院士,*科学院外籍院士,佐治亚理工终身教授,世界著名纳米技术专家,其成果“纳米发电机”入选2006年世界十大科学发现。

毕德显:*科学院院士,电子学家,教育家,*雷达工程系的创始人。

孙俊仁:*工程院院士,电子工程专家,参与创建了**雷达工程系。

罗沛霖:*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工程院成立创议人之一),电子学家,*电子信息工程系创始人,主持我国*部超远程雷达和*代计算机研制。

陈太一:*工程院院士,通信工程专家,*人民解放军通信兵部总工程师,*信息论系的创始人,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会主任。

保 铮:*科学院院士,电子学家,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人民解放军空军顾问。

郭桂蓉:*工程院院士,中将,通信与电子技术专家,前国防科技大学校长。

王 越:*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信息系统专家,前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国防科工委顾问。

张锡祥:*工程院院士,电子战专家,*雷达有源干扰领域的带头人。

包为民:*科学院院士,航天运载器科学家,主持*远程战略导弹控制系统设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多项*奖项。

张尧学:*工程院院士,计算机专家,*首台路由器、路由交换机发明者,前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现任国务院学位办公室主任。

于 全:*工程院院士,通信工程专家,总参第六十一研究所总工程师。

阴和俊:*科学院副院长,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神舟七号副总指挥,嫦娥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前中科院电子所所长。

杨 宏:神舟飞船系统副总设计师 ,神舟五号”飞船副总设计师,“神舟六号”飞船副总设计师,“天宫一号”总设计师(*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系统总设计师)。

王志刚:前*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2003年-2011年),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神舟七号副总指挥,嫦娥探月工程副总指挥,现任科技部副部长。

熊群力:现任*电子科技集团总经理(2011年至今)。前*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兼*电子学会副理事长、*通信学会常务理事、国家863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

武向平:著名宇宙学家,中科院北京天文台首席科学家,国家天文台理论天体物理研究所所长,973项目“宇宙*缕曙光探测”首席科学家,被认为有希望夺取诺贝尔奖。

肖国镇:*现代密码学研究的主要开拓者、*密码学界的宗师,他提出的关于组合函数的统计独立性概念,以及进一步提出的组合函数相关免疫性的频谱特征化定理,被国际上通称为肖—Massey定理,成为密码学研究的基本工具之一,开拓了流密码研究的新领域,现任亚洲密码学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密码学会副理事长,国际信息安全杂志编委会顾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安全与保密研究所所长。

段宝岩: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973项目“新一代大射电望远镜FAST光机电一体化创新设计”首席科学家,总装备部卫星有效载荷专家组成员,*电子科技集团先进制造技术专家组成员,兼任国际计算力学学会(ISCM)会员,*电子学会会士及电子机械工程分会副主任员,全国机械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电子机械工程》杂志主编。

陈 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软件工程专家,第36届面向对象语言与系统技术国际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主席,国际标准化组织(ISO)C++语言标准化技术专家,较新C++语言标准的制定者之一,IEEE高级会员,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指委员。

郝 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著名微电子技术专家,国家中长期规划纲要“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和基础软件产品”科技重大专项实施专家组组长,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总装备部军用微电子专家组组长,当选为我国科技进步做出重要贡献的2010年度人物。

李建东:西电通信工程学院院长,国家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重大专项实施方案编制组专家,*宽带无线自组织网络学术带头人,主持了制定了震惊世界的WAPI无线网络安全标准,信息产业部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技术专家组成员兼宽带无线接入工作组副组长,总装备部通信导航测控专业专家组成员。

来学嘉:国际著名密码学专家,国际密码学会高级会员,IDEA密码的发明者,IDEA密码成为全球通用的加密标准。

寇卫东:通信工程专家,IBM软件集团两岸三地大中华区总工程师、总架构师,国际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学会资深会员,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新*首名通信博士。

冯登国:著名密码学专家,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计算机网络入侵防范中心主任,863专家组组长。

田 捷:西电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IEEE Fellow ,著名生物医学工程专家,973 “分子影像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的研究”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张良杰:美国IBM研究总部电子商务部门资深研究员,IEEE计算机学会服务计算技术委员会主席,IEEE电子商务委员会副理事长,IBM华生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服务计算领域的重要发起人之一。

刘兑现:IEEE fellow ,天线工程专家,美国IBM Thomas J. Watson研究中心研究员。

王 革:美国IOWA大学教授,国际X-CT领域杰出专家,螺旋CT和锥束CT研究先驱,AIMBE Fellow,IEEE Fellow,美国国家基金会NSF和NIH的评审组专家, 北京大学客座教授。

李 荐:美国University of Florida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IEEE Fellow。

骆清铭: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SPIE Fellow),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兼任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主任,863计划生物信息技术主题管理专家。

黄湘冀: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大学终身教授,博导,信息检索、数据库和知识管理领域*国际学术会议ACM CIKM2010大会主席,多个ACM/IEEE知名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主席,美国国家基金会NSF、加拿大国家基金会NSERC和SSHRC的评审组专家。加拿大2008青年学者创新奖和2007杰出青年教授奖获得者。

施浒立:机械电子工程专家,**位工学和理学双科博士,*电子学会电子机械工程分会副主任。

赵 卫:光学技术专家,中科院西安光机所所长,瞬态光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左群声:*电子科技集团副总经理,党委书记,前*电子科技集团第14所所长。

杨 军:*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王绍祥:*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兼任*雷达学会副理事长、国家863计划专家组专家。

殷礼明:*长城工业公司总裁,原*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空间技术研究院总工程师。

李长印:*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   樊家麟:西飞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

申安秦:*建筑材料集团公司副总裁兼总会计师。

张 陶:航天科技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周 迈:*机械进出口集团执行总裁。

宋黎定:*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前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所长。

杨孟飞:*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前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所长,神舟飞船通信系统总设计师。

张荣桥:国家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

陈衍仪:中科院广州电子所所长。 

李居平: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所长,*航天时代电子公司总工程师。

徐宏志: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副总裁,兼电信科学技术第十研究所所长。

黄德双:中科院智能所农业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主任。   竺南直:电子工业出版社通信与电子技术事业部主任。

刘志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副主任。

刘劲松:信息产业部电子科学研究院仿真技术专家组成员,*光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游余立:数字音频编解码算法(DRA)的发明人,我国*数字音频编解码标准。

何大可: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成都)主任,信息安全与国家计算网格实验室主任。

许志强:*科学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项目专家组组长。

刘礼白:信息产业部第七研究所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台自主开发GSM手机总设计师。

杨克武:*电子科技集团第13所所长。

刘泰康:*电子科技集团第33所所长。

陈 泓:航天五院504所副所长。

杨小牛:中电36所副所长。

王双平:*电子科技集团第39所副总工程师。

高福民:*电子科技集团第39所党委书记。

高振喜:*电子科技集团第39所副所长。

范国平:*船舶重工集团723所副所长,*舰船研究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

陈信平:华东电子工程研究所副所长。

赵亚维:*电子科技集团第28所所长助理,28所系统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苗建苏:*电波传播研究所202室副主任,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郑世宝:载人航天工程数字电视系统地面设备总设计师,教育部数字技术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副主任。 

陈俊壁:通信软件与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学术带头人。

刘文平:国防微电子专家组成员,西安微电子研究所总工程师。

赵国庆:电子对抗研究所所长,总装备部综合电子战专家组成员和国防973专家组组长。

张洪华:“嫦娥一号”卫星GNC分系统主任设计师,航天五院研发技术控制与推进领域专家组组长兼航天器智能自主控制分领域责任专家。

卢科学: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CDMA研究所所长。

陈山枝:电信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大唐电信集团副总工程师,863专家。

郭立新:*青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 

陈恺于:贝尔(基础)科学研究院研究院研究员。

孙晓蓉:贝尔(基础)科学研究院研究院研究员。

吴 枫: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员,微软四少之一。

贾 颍:英特尔*研究中心平台研究实验室研究经理。

阎凤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总工程师。

张秉军:天津光电通信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李达全:深圳桑达电子总公司总工程师。 

施巍松:对软件有关系系统做出重大贡献的青年科学家。

龚 光: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终身教授。

丁存生: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国际密码学专家。

崔铁军:电磁与微波工程专家,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

张贤达:著名的信息与信号处理专家、清华大学教授,博导,长江特聘教授。

王江舟:世界著名移动通信技术专家,东南大学教授,863专家,长江学者。

李红滨:北京大学教授,863专家。

祈 明:国家信息产业部信息安全专家组成员、华南理工大学电子商务学院常务副院长。 

成孝予: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

李少谦: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抗干扰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863专家。

汪学刚:电子科技大学信号处理与雷达系统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薛向阳: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 

谷大武: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计算机学会YOCSEF上海副主席。

陈克非: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安全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张焕国: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信息安全专业学科带头人。

黄继武: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兼中山大学信息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软件学院院长。 

罗立民:东南大学理学院副院长,长江学者。

李大兴:著名密码学专家,山东大学网络信息研究所所长、博导,863专家。

何 明:西北工业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负责人,现代信息与电子系统研究所所长,*电子学会首届青年学术年会大会主席。

温巧燕: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生导师。

谢冬青:湖南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湖南大学网络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

谢 玲: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莫 玮: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校长。

郭长波:前重庆邮电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现广西壮族自治区信息产业局局长、党组书记。

谢维信:前深圳大学校长,模糊信息处理专家。

应启瑞:深圳大学副校长。 

刘卫国:西安工业学院副院长。

曾 平:西安石油大学副校长。

吴建华:陕西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副院长。

杜九林:陕西师范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

吴仁彪:*民航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甘圣予:北京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康耀红;海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海南省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 

鲍长春:北京工业大学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燕庆明:江南学院常务副院长,教育部电工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周德俭:广西桂林工学院副院长,*电子学会电子机械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

官伯然: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天线与微波研究所所长。

军事界

李贞——少将,解放军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总政治部组织部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戚世权——少将,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长。
张惠钧——少将,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
彭钢——全国妇联副主席中纪委常委,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解放军总政治部纪律检查部部长,少将军衔。
陈鸿猷——少将,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刘明山——少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司令员。
傅镇国——少将,总装备部陆军预研部部长。
李纪南——少将,总装备部基础信息部副部长。
徐宗昌——装甲兵工程学院 教授、少将、博导。
许金裕——解放军通信指挥学院院长,少将。
杨千里——少将,总参通信部副部长,*电子学会副会长。
钟道隆——少将,总参通信设计院总工程师、总参通信部科技局局长、*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少将副院长,《逆向法巧学英语》创始人。
许祖庆——少将,总参谋部研究员
张殷龙——少将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副总工程师
王立猛—— 少将 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
谢文魁——少将  总参通信指挥学院原副院长
夏代寿 ——少将 总参谋部南京 学院政治委员
王银彪 ——少将 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
靳庆丰——少将总参四部原部长
王永良——空军雷达学院科研部副部长兼全军重点实验室主任,“空军十大杰出青年”。
高立元——-少将,解放军理工大学副校长。
徐越彦——少将,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杨书龙——少将,第二炮兵工程学院院长,二炮副总参谋长。

商业界

——联想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IT业领军人物)、被誉为*企业界的教父
曹之江——联想创始人、董事会董事,原*副总裁
龚国兴——柳夫人,联想电脑IT部总经理,联想ERP改造的幕后顶梁柱
李长印——*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
周迈——*机械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徐宏志——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副总裁,兼电信科学技术第十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
肖良勇——海天天线董事长将曾垄断*市场的国外的小灵通基站天线生产厂家全部逐出*。
樊家麟——西飞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
倪剑云——中电广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陶——航天科技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王涛——济南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石油物资装备(集团)总公司副总经理
王兴俊——四通高科总裁
程锡元——上海电信总经理,上海信天公司董事长
冯仲良——香港大公报总经理
吴作东——温州电信总经理,全国人大代表
姜纯仁——陕西长岭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刘建伟——海信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郭峰——IDN执行总裁及技术总监
叶树亮——厦华电子董事长
曾李清——腾讯首席营运官.市场总监,副总裁,创始人之一
林扬——神州数码执行总裁
杨军——*长城计算机集团公司副总裁
张爱成——浪潮集团副总裁
杨勃——长江计算机(集团)公司的副总裁
彭海潮——长江通信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尚铭——中软电信系统总部总经理
邱祖全——中兴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赵晓亮——中科红旗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黄思源——中科红旗公司副总裁兼嵌入式产品事业部总经理
施水才——TRS公司董事长,*软件十大企业领军人物、*新经济人物100人
刘会阳——兆维科技总经理
孙力斌——南京联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蔡苏昌——凌云电器总公司总经理,全国“五一”劳动奖;建国50周年国庆大阅兵装备保障工作中荣立个人一等功。
纪晓钟——*华大集成电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刘天民 ——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谢建钢——黄河机电股份有限公司陕广电网络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何延祥——长安信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李俊健——湖南远景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侯秀英——新时代天地通董事长兼总经理
薛兴昌——金自天正副董事长
马良——亚信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总监亚信公司MIS总监
王超——亚信公司副总裁 战略市场部总经理
胡俊峰——亚信公司副总裁、新业务部总经理
张永平——深圳桑达电子总公司总经理
杜伟——北京国际交换系统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
郭德英——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
申跃胜——东方赛博猎头机构创始人、总经理
汪健辉——诺基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
浦小君——朗讯(*)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
张玉洪——前爱立信(*)有限公司市场总监
姚念康——IBM西北分公司总经理
邱小强——海信巴西有限公司任副总经理。
田开亮——北京富士通系统集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
徐玉锁——深圳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刚———芜湖菱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学校领导/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陈治亚校 长:郑晓静
党委副书记:龙建成 蒋舜浩副校长:郝跃陈勇杨银堂张培营李建东
纪委书记:蒋舜浩总会计师:刘延平
校长助理:高新波
历任领导
王诤 (1931年2月)冯文彬 (1931年2月)
刘光甫 (1932年1月至1934年)杨兰史 (1932年1月至1933年3月)
曾三 (1933年3月至1935年10月)吴泽光 (1935年11月至1942年3月)
曾涌泉(1947年3月)杨村 (1948年)
曹祥仁 (1949年11月至1950年3月)李涛 (1950年4月至1952年5月)
周维 (1952年8月至1958年4月)黎东汉 (1960年11月至1963年4月)
王赤军 (1958年11月至1962年)欧阳文 (1962年至1964年8月)
梁仁芥 (1963年7月至1964年12月)戴润生 (1964年8月)
张衍 (1965年至1978年)吕白 (1978年至1982年)
朱仕朴 (1978年至1982年)杜义龙 (1982年9月至1984年9月)
丁开政 (1982年9月至1988年)保铮 (1984年9月至1992年3月)
吴海洋 (1986年至1996年4月)梁昌洪 (1992年4月至2002年4月)
涂益杰 (1996年5月至2002年4月)李 立 (2002年5月至2008年6月)
段宝岩(2002年4月至2012年7月)

历史沿革/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931年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
1949年华北军区电讯工程专科学校改建为中央军委工程学校
1952年大连工学院电讯系、西南通信学校工程系并入,升格为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
1959年中央批准的全国首批20所*重点大学之一。毛泽东曾先后两次为学校亲笔题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朴素”
1960年解放军通信兵学院更名*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西军电)
1966年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更名西北电讯工程学院
1988年西北电讯工程学院更名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2年,教育部、信息产业部、西安市(副省级)三方签署共建西电协议
2004年,教育部、*电子科技集团签署共建西电协议
2008年,教育部、国防科工委、陕西省三方签署共建西电协议,教育部积极支持学校整合国防特色优势平台,国防科工委积极支持学校承建国防科技国家实验室

人才培养与就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校已经成为电子信息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为*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信息产业集团、*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兵器工业集团、*电信、*移动、*联通、海信集团、浪潮集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微软公司、IBM、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等科研单位和企业培养了一大批电子与信息技术高层次人才,成为这些单位重要的人才输送基地。在*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47个研究所和20多个大型企业,在近年引进的人才中,西电的毕业生就占了一半,且大部分成为这些单位的管理者和技术骨干,仅以西电电子工程学院为例,在*电子科技集团所属47个研究所中,任所级领导的,有23位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在*航天科工集团所属35个研究所中,任所级领导的,有15位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在业界 有良好的口碑和知名度,已形成人才培养的品牌效应——“西电人”。

学校素以管理严格、学风浓郁、培养质量高著称。近年来,西电学子多次在国际数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EDA/SOPC设计竞赛等国内外重大科技活动竞赛中获得较高奖,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是*一个两次夺得“英特尔杯”的*大学,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成果显著。

信息化大潮席卷全球,信息时代已经到来,IT产业也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最快的“朝阳产业”。由于西电的专业主要集中在电气信息类、电子信息科学类、仪器仪表类,均属当今热门专业,尤其是在电子、通信、计算机领域全国领先,在业界享有良好声誉,因此西电在招生和就业两方面在全国高校都名列前茅。西电大多数专业就业形势都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本科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研究生供需比更达到1:10,西电不仅就业率在全国高校遥遥领先,而且就业质量也很出色,毕业生收入处在较高水平,在“麦可思大学生就业能力排行榜”中位居前列,学校连续多年被教育部评为就业先进集体。

西安是*科教第三城,仅次于北京、上海,高等教育十分发达,高校众多,因而西安是海内外知名企业招聘的必到之所,西电作为国内高校中电子、通信、计算机领域的佼佼者,也就成为了IT方面知名企业、世界五百强企业、大型国有企业、各大科研院所开招聘会和宣讲会得不二选择,有些单位和大公司来西安甚至只在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开宣讲会。在每年9月份,很多单位就会在西电开始提前招聘,许多专业的学生在大四一开学就被企业抢夺一空,或者手握十几份offer还在等待着待遇更好的选择。为了争抢到西电的学生,很多单位除用高薪、住房等措施吸引外,还加强先期投入,增进学生对本单位的感情和了解,例如思科、微软、IBM、华为、中兴、腾讯、百度等公司在西电建立学生社团、设立企业奖学金、共建学科实验室等。

西电出色的就业情况也引起了中央级媒体的关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多次报道西电就业情况,这在全国高校中实属罕见,例如2010年7月7日《新闻联播》以《差距小机遇多,大学生就业新选择》为题报道了西电积极拓宽大学生就业渠  道,鼓励大学生就业多元化的情况。2010年10月24日《新闻联播》以《校园招聘高峰提前,岗位数量明显增多》为题,报道了金融危机之后的西电就业盛况,西电2011届毕业生李世文在接受CCTV记者采访时说:“今年就业形势挺火的,自从十一之后,我们班的同学都签完了,有的同学拿到了几个offer(录用通知)。”2010年10月2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播出的《招聘岗位增加,用人单位组团进校》、《求职季大大提前,用人单位争先恐后》等新闻中,均报道了西电良好的就业情况。

校园文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校训与校徽校徽:见右图
校训:厚德求真,励学笃行

校风与宗旨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校风: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校歌《与共和国同行》
星星之火,照耀着我们,照耀着我们的忠诚。
红色电波,辉煌着我们,我们的传统。
肩负使命,千锤百炼,我们和共和国,我们和共和国同行。
团结勤奋,求实创新,厚德求真,力学笃行。
我们是光荣的西电科大人。
向着太阳拥抱光明,向着太阳拥抱光明,永远向着太阳。
艰苦奋斗,传承着我们,传承着我们的校风。
英才摇篮,奋发着我们,我们的豪情。
开拓创新,走向未来,我们和共和国,我们和共和国同行。
绿色校园,百年树人,时代青年,勇攀高峰。
我们是新世纪西电科大人。
祖国强盛民族复兴,祖国强盛民族复兴,铸造祖国强盛。

学校简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以信息与电子学科为主,工、理、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是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和“211工程”项目重点建设高校之一、首批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高校之一和首批9所获批设立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之一。
学校前身是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的*所工程技术学校。1958年学校迁址西安,1966年转为地方建制,1988年定为现名。
建校80余年来,学校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是我国“一五”重点建设的项目之一,也是1959年中央批准的全国20所重点大学之一。20世纪60年代,学校就以“西军电”之称蜚声海内外。毛泽东同志曾先后两次为学校题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朴素”。
学校现建设有南北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270公顷,校舍建筑面积130多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文献约614万册,其中纸质文献约234万册,电子文献约380万册,中外文现刊1300种,拥有45种平台的中外文电子资源,数据库共计约120个,内容覆盖了学校各个学科或专业。学校现有各类在校生3万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700余人,硕士研究生近9000人。设有研究生院。设有通信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软件学院、微电子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等16个学院。
学校是国内最早建立信息论、信息系统工程、雷达、微波天线、电子机械、电子对抗等专业的高校之一,开辟了我国IT学科的先河,形成了鲜明的电子与信息学科特色与优势。现有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覆盖6个二级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0个本科专业。全国第三轮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全国排名第二,“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全国排名第四。
学校树立了以人为本、教师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理念,锻造了一支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900余名,其中,博士生导师279人,硕士生导师845人。学校有院士4人,双聘院士13人,“千人计划”入选者8人,首届“青年拔尖人才计划”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14人,教育部创新团队6个,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教学名师4人,*教学团队6个,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0人,*青年科技奖获得者4人,“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奖获得者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对象8人,陕西青年科技奖获得者7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50人。
学校不断地创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果。现有*特色专业15个,*精品课程13门,精品资源共享课11门,建设有3个国家人才培养及教学基地、4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3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校人才培养素以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突出、创新意识强等特色在全国高校中形成了“品牌”。近年来,学校本科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普及率高,获得各类省级、*学科和科技竞赛奖1600余项,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和96%以上,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06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2012年,学校入选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
多年来,学校致力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系统研制、科技攻关、工程研发等,创造了我国电子与信息技术领域等多项*,包括*台气象雷达、*套流星余迹通讯系统、*台可编程雷达信号处理机、*台毫米波通讯机,以及我军通信装备史上*部“塞绳电报互换机”、*台“塔型管空腔振荡器”、*套“三坐标相控阵雷达”等,为我国信息化、国防现代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学校现有4个*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9个省部级基地,建设有国防研究院和空天研究院,先后承担了“863”、“973”、创新工程等1600余项重大、重点项目,产生了一批标志性的研究成果。“十五”以来,学校科研指标稳步提升,获国家科技奖励15项,进一步奠定了学校在全国高校中突出的国防科研特色优势地位。
学校大力加强产学研相结合,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有陕西工业研究院、国家大学科技园,同时与国内大型知名企事业单位联合建立股份制公司,成立战略联盟、设立企业基金、建立联合实验室及研究生实习基地,有力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国内的交流与合作,拓展外部发展空间。学校先后成为中电集团,西安市,国防科工委、陕西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与70多个国家、地区的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友好关系,建有4个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引智基地,与国内电子、航空行业的10余个研究所、研究中心、企业集团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英飞凌、Intel、IBM、惠普等46家跨国公司在学校建立了联合实验室。
建校80余年来,学校先后为国家输送了16万余名电子信息领域的高级人才,产生了120多位解放军将领,成长起了16位两院院士,10余位国家副部级以上领导,培养了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国际GSM奖获得者李默芳,欧洲科学院院士、著名的纳米技术专家王中林,“神五”和“神六”飞船副总设计师、“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总设计师杨宏等一大批IT行业领军人物和技术骨干,以及数十位科研院所所长和大学校长等,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面向知识经济和数字化时代,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办学宗旨,面向“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定位,坚持“立足西部、育人育才、强军拓民、服务引领、团结实干”的发展思路,实施拓展提升战略,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为把学校建设成一所“特色鲜明、研究型、开放式,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而不懈奋斗!

学术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科研成就
学校“十五计划”以来先后承担了“863”、“973”、创新工程等1600余项重点项目,产生了一批标志性的研究成果,获*级科技奖励12项。
学校在密码学方面创立了“肖—梅西定理”,研制出**台气象雷达、*套流星余迹通讯系统、*台可编程雷达信号处理机、*台ATM交换机,*台毫米波通讯机,*相控阵雷达系统,*台雷达干扰机,*套电磁孤立子实验系统,*炉单晶锗以及*解放军通信装备史上*部“塞绳电报互换机”、*台“塔型管空腔振荡器”、*套“三坐标相控阵雷达”等。

国防科研
西电在国防科研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震动世界的标志性成果,例如被誉为“杀手锏武器”的新体制雷达、用于空警2000等预警机的 “空时二维信号处理技术”、应用于深空探测和主力战舰火控雷达的大型天线与电子装备机电耦合技术等。

百篇优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至2013年共诞生了7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获奖论文(另有11篇获提名奖),排名全国高校第21位,在985平台大学中位列第4,在国内电子信息类大学中稳居榜首,集中反映了西电出色的人才培养质量。

ESI
2012年3月ESI,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排名全球大学第269位、全国高校第15位、985平台大学中位列第1、在国内电子信息类大学中居榜首。
2012年7月1日数据显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工程学(Engineering)和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标志着该校这两个学科已经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
据ESI统计,该校工程学学科近十年发表SCI论文总数为2033篇,总被引次数为6365次,篇均频次3.13;计算机科学学科近十年发表SCI论文数总为788篇,总被引次数为1090次,篇均频次1.38。在ESI评价的所有22个学科中,该校近十年共发表SCI论文4621篇,篇均被引频次2.62。这些数据反映出西电科大工学学科整体水平显著提高,建设成效显著,为该校进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术期刊
主要刊登通信工程、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电工程与自动控制、微电子学、物理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无线电物理、密码学、应用数学等方面的有创见有参考价值的学术论文。中文核心期刊,被国内外多家著名检索刊物或数据库固定收录。

科研平台
名称具体项目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重点实验室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天线与微波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宽带隙半导体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实验室,无线网络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44】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子装备结构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超高速电路设计与电磁兼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子信息对抗攻防与仿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软件系统工程重点实验室,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计算机输入/输出重点实验室,无线通信重点实验室,电子系统集成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通用电子仪器及测量重点实验室,新型激光器件与光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数学建模重点实验室,微电路高可靠技术重点实验室,微波通信重点实验室,电子对抗重点实验室,电子机械重点实验室,智能材料与传感器重点实验室,无线电物理重点实验室,新型半导体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
省部级工程中心天线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子与神经影像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物联网实验研究中心,陕西省大功率照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现代无线通信创新技术研发与支撑公共服务平台
国防科技工业环境试验与观测网西安电波观测站
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信息资源研究中心
*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际智能感知与计算研究中心
联合实验室现代交换与网络编码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先进军事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先进雷达技术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111引智基地现代无线信息网络基础理论与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智能信息处理科学与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宽禁带半导体与微纳电子学创新引智基地,电子装备机电耦合理论与关键技术创新引智基地
2011协同创新中心雷达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大数据智能感知与计算协同创新中心,高功率半导体器件和固态照明协同创新中心
学术资源截止2014年,该校图书馆馆藏文献614万册,其中纸质文献约234万册,电子文献380万册,中外文现刊1300种,拥有45种平台的中外文电子资源,数据库共计120个。

温馨提醒:文章观点来源网络,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本文内容仅供参考!

随机官网
Copyright © 2013-2014 首页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