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

山西大学

介绍:

山西大学

首页www.sxu.edu.cn

教育网站,山西高校。高校大学。

留学生教育,素质教育,科研动态,本科生招生。学校标识。

社会服务/山西大学

对外服务

司法鉴定中心企业诊断研究中心

校办企业

山西世纪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新型环保教具研制、生产、销售
山西大学高新技术开发总公司 经营范围:电子产品 光机电一体化
*日报社与山西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生物肥料 饲料 化工 环保 生化制品技术转让和产品进出口
太原山大新化工有限公司 经营范围: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收宝的生产和销售
太原山大宇光科技有限公司 经营范围:激光器及系列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
山西世纪之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经营范围:生物工程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
山西大学劳动服务公司 经营范围:日用百货 五金交电 水暖器材 书刊、音像制品、饮食服务服装、木器加工等
山西大学印刷厂 经营范围:激光排版、制版、印刷

山西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入驻企业

太原奇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太原合盛精化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盛博凯科技有限公司、太原精致达科技有限公司、太原天中益耀科技有限公司、太原悦利文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勇宁记科技有限公司、太原起然益康科技有限公司、太原世纪朗多科技有限公司、太原磅管家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和信恒盛科技有限公司、太原凯宾尼尔科技有限公司、太原如是达科技有限公司、太原软思达科技有限公司、太原创成焕新科技有限公司、太原创博赢科技有限公司、太原晋艺阁科技有限公司、山西智悦鑫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百瑞生科技有限公司、 山西会通地景科技有限公司、太原苇杭科技有限公司、山西三晋中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等22家企业。

师资力量/山西大学

山西大学师资力量雄厚,名师名人荟萃。学校有专任教师1972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2人,高级职称教师1137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138人,硕士生导师854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9人,“何梁何利基金奖”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人,山西省“百人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27人,其中短期项目引进25人,全职引进2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3人,教育部骨干教师8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9人,全国模范教师3人,“霍英东奖教金”获得者4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1人,山西省特聘教授3人,山西省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20人,山西省青年学术带头人42人。同时还拥有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教育部创新团队,光学学科团队、科技哲学学科团队、原子与分子物理团队、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团队、环境分析化学及应用团队、*社会史研究中心团队6个省级优秀创新团队。拥有*教学团队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十一五期间,3门课程被评为*精品课程,7部教材被列入“十一五”*规划教材。学校还聘请了方润华、杨振宁、张继钢等超过330名海内外著名学者及艺术家为客座教授、兼职教授或名誉教授。
山西大学办学条件优良,治学环境优雅。学校占地面积 2251 亩,建筑面积 109 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文献 314 万册 ( 件 ) ,电子图书 106 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2 亿多元。学校是山西省最早开展 Internet 接入服务的高校,实现了网络化管理,部分课程实现了网上教学。学校逐步形成了以传统格局为主的北校区和以现代建筑为主的南校区,成为“林荫遮道、花草围楼、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花园式”学府,是省政府命名的“园林化单位”和“绿色学校”。

知名校友

山西大学十分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始终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之需要”为己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 12 万名各类人才。*石油地质学的奠基人孙健初,地质学家、*科学院学部委员王曰伦,*生物统计和作物育种学科主要创始人王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院士、清史专家萧一山,曾被誉为*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鲁迅的挚友、著名散文家川岛等就是众多优秀学子的杰出代表。

改革开放以来又有一批毕业生在学术界颇有影响,如物理系毕业的朱日祥为*科学院院士,生物系毕业的武维华为*农业大学长江学者,数学系毕业的姚鹏飞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学校逐步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体系,生源质量好、学生综合素质高,育人水平明显提高,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历史沿袭/山西大学

晚清时期

1898年的“百日维新”和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以后,清王朝为了维护其专制统治,迫于国内外各种压力,于1901年 (光绪二十七年)初宣布实行所谓“新政”,兴办学堂为其教育改革之主要内容。同年,清政府下诏,“除京师大学堂应切实整顿外,着各省所有书院牞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均设中学堂,各州县均设小学堂。”当时山西太原设有 “晋阳书院”和“令德堂”两所书院。张之洞建的令德堂书院拥有部分西学特征,“百日维新”期间,“令德堂”曾改为山西省会学堂,并进行过一定改革。
1901年,在义和团运动中,山西仇杀天主教主教、教士130余人,教案特别严重。在处理教案问题中,在山西传教的英国耶稣教浸礼会传教士李提摩太(RichardTimothy)于1901年3月曾向清廷议和全权大臣李鸿章与奕劻提议,以山西教案赔款50万两白银用于在太原创办一所近代中西大学堂,选拔全省优秀学子入学,设立学堂,教导有用之学,开导晋省人知识。后又于5月29日递交了 《上李傅相办理山西教案章程七条》,其中第三条对此提议作了专门的具体陈述。
山大鸿猷体育场背墙浮雕
大意为:共罚白银50万两,每年交5万两对此李鸿章、奕劻立即表示赞同并电告巡抚岑春煊遵办。10月岑春煊曾派洋务局提调周之骧赴上海与李提摩太面谈此事并议定了创办中西大学堂合同八条。
1902年初,李提摩太偕人来太原拟签订正式合同时,方知晋省已办起了山西大学堂。于是他又建议岑春煊将山西大学堂与他拟创办的中西大学堂合并办理,中西大学堂部分称为西学专斋,原奏拟设的山西大学堂部分称为中学专斋,统称为山西大学堂。内设两部,一部专教中学,由华人负责;一部专教西学,后经多方反复筹商,并交由山西大学堂学生进行了民意测验,对有关细节进行了逐条逐字的斟酌,由李提摩太本人负责。就此建议,岑春煊认为涉及教育主权问题和传教问题,未敢应允。议定了合办山西大学堂的合同23条,于光绪二十八年五月初二日(1902年6月7日)由山西司道及绅士等与李提摩太及拟聘之西学专斋总教习敦崇礼签字,巡抚盖章立案,呈报光绪皇帝朱批。在“晋阳书院”和“令德堂”两所书院的基础上,山西巡抚岑春煊即遵朝廷谕旨将令德堂改设为山西大学堂。委派山西候补道姚文栋为首任督办(相当于校长),高燮曾为总教习,谷如墉为副总教习,以太原文瀛湖南乡试贡院作为临时校址,接收晋阳书院和令德堂学生,正式开学。由此山西大学堂正式成立。最初的山西大学堂,设中学专斋和西学专斋,校址在太原市侯家巷(现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1910年,山西大学堂已开办近10年,省出经费50万商银已付清,根据“合同”规定,西学专斋应归还山西自办。是年11月上旬,李提摩太来并办理了有关移交手续,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教育法令。遵照新的规章,山西大学堂改名为山西大学校,监督改称为校长,中学专斋与西学专斋的建制也同时取消。西斋教习也大部分按合同解聘离晋,不久辛亥革命爆发,中华民国建立,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设立了预科和本科,预科分为一、二两部,一部为文法科,二部为理工科,均修业三年,本科分文法工三科。由此山西大学校便奠定了以后文理多科的综合性大学的基础。

民国时期

1918年确定为国立山西大学。1918年7月,山西大学校、列入国立范围。北洋政府时期,山西大学校被称为国立第三大学,并规定凡是山西大学本科毕业生,以其所学任事三年,或曾任校长及教员满三年者可参加参议员选举。直到1922年重新颁布学制,全国大学才逐步增多。

抗战时期

1931年改名为山西大学,抗战期间,曾迁至晋南、陕西三原、秋林等地。1937年被迫停办。
1939年复校。
1943年4月再次被确定为国立山西大学。

新*建立

1949年春,*大学理学院并入山西大学。新*成立初期,山西大学设有文、理、医、工、法五个学院,共18个系和6个专修科,是当时国内办学规模较大、学科门类齐全、办学水平高的高等院校之一,著名进步学者邓初民任校长。
1952—1953年,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山西大学调整如下:

①取消山西大学建制。

②文、理两院(含中文、历史、外语、教育、数学、化学、生物7个系及中文、史地、数学、理化、生物、体育5个专修科)合并,改称山西师范学院。
③医学院(含医学系)独立建院(今山西医科大学)。
④法学院改称财经学院(含经济、工商管理、会计3个系),后划归入*人民大学。
⑤原法学院法律系已于此前的1949年并入北京大学。
⑥工学院(含土木工程、采矿工程、冶金工程、化工工程、机械工程、电机工程、纺织工程7个系)中冶金工程系参与组建新成立的北京钢铁工业学院(今北京科技大学),纺织工程系和采矿工程系并入西北工学院(今西北工业大学)。
⑦工学院其余部分(机械工程、电机工程、土木工程、化工工程4个系)独立建校,后发展成为太原理工大学。1954年,山西师范学院由太原市侯家巷迁入太原市坞城路(山西大学现址)。1959年,再度组建山西大学。
1961年,与山西师范学院合并,仍定名为山西大学。
1962年,山西体育学院、山西艺术学院并入山西大学。

改革开放后

1992年,中共中央原总书记、原国家主席江泽民为山西大学题写校名。
1998年,成为山西省重点大学。
2001年,山西大学成立研究生学院。2002年4月,成为国家中部地区重点支持的五所大学之一。2005年5月,成为山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重点建设的省部共建大学。
2011年6月,经校长办公会决定,将研究生学院正式更名为“山西大学研究生院”。2012年5月,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2012年11月,成为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入选高校,进入“一省一校”国家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新平台。
2014年2月,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山西大学,成为山西大学大东关校区。

教学成果/山西大学

精品课程

十一五期间:
*精品课程:《近代物理实验》、《区域社会史导论》、《原子物理学》
省级精品课程:《古代汉语》、《数据库原理》等16门课程
*规划教材:《科技哲学》、《*近代社会史概论》等7部教材

本科生教育

学校设18个学院,90个本科专业,17个双学位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全部学科门类。
2006年,山西大学启动了"三学期制",为学生提供跨学科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使"三学期"制的推行不仅成为一个学习时间安排的改变,更成为一种教学理念和教育模式的改革。
会议现场
同时,学校强化实践教学过程,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等高水平学科竞赛活动,并持续取得发展新突破。仅2011年,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共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获得省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11项,荣获"挑战杯"全国组委会授予的"校级优秀组织奖"荣誉称号。学校还拥有国家在高校设立的所有奖助学金项目,并设立了学校奖助学金及18种社会捐赠(基金)奖学金,每年发放1300余万元,受益学生达58%。据*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 (2011-2012)》显示,山西大学本科教学竞争力排在一般大学第5位,综合性大学第23位。

研究生教育

学校拥有165个硕士点,硕士专业学位种类16个,涉及36个专业和领域。75个博士点,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37个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另有5个博士二级学科授权点,13个硕士二级学科授权点;学校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博士点2个、目录外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山西大学加强研究生教育,遵循"分类培养,提高质量"的原则,实施了新增学位点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加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明确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类研究生不同的培养目标。山西大学有2个*教学团队,其中光与原子物理教学团队为全国23个物理学类*教学团队之一,区域社会史教学团队为全国10个历史学类*教学团队之一。*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2010-2011)》显示,山西大学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排在全国高校第62位,综合性大学第20位。
一级学科硕士点:哲学、理论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生态学、统计学、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图书馆学、情报与档案管理、软件工程、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哲学、考古学、*史、生态学、软件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物理学、化学、哲学、环境科学、生物学、历史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体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语言文学、考古学、生态学。

继续教育

山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是山西省办学规模较大的一所成人高等教育学院。学院历史悠久,办学规模大,专业设置面广,层次齐全,教设备先进,师资力量雄厚。

素质教育基地

1999年1月,山西大学成为教育部批准的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在基地建设的准备和实践中,我们极尽所能利用地方文化教育资源的作用和本校的学科优势,进行了旨在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教师文化素质、大学文化品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学生获奖

山西大学是山西省*“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发起高校和组委会成员单位,在历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1项;“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1项银奖和多项铜奖,并连年荣获*“挑战杯”优秀组织奖。截至2010年该校正式注册的学生社团有学术教育、文艺娱乐、科技创新、体育健身、公益爱心、创业实践共99家,其中,自行车协会荣获“全国十佳学生社团标兵”荣誉称号,是华北地区*一个获此殊荣的高校学生社团。

学生组织

山西大学学生会坚持培养同学全面发展的基本方针,发扬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精神,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上学生活动*线,致力建设“同学之家,师生之桥,干部之校”。
山西大学社团联合会旨在服务、指导、管理和监督学生社团的组织,是丰富校园生活、应接校内外学生社团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学校纷繁精彩的学生社团的管理者。

教学成果/山西大学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5822 名,各类研究生 5265 名。本科生考研率一直保持在20%左右,新生录取分数线连续位居全省首位,学生一次性就业率位于全省前列。《近代物理实验》被评为*精品课程。《古代汉语》等9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科技哲学》、《*近代社会史概论》等7部教材被列入“十一五”*规划教材。在第九届“挑战杯”大赛中,我校获得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一项,总分排名全国高校第13 位;在2000 年的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代表山西省高校参赛,是10所获得“校长杯”的高校之一;在最近两年的全国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英语竞赛、健美*赛中,学生共获得 13 个全国一等奖。科学技术哲学专业殷杰的博士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科研能力

山西大学的SCI、EI、CSSCI论文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争取到*科研课题246项,其*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火炬项目、国家产业化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18项。2011年6月,汤森路透对山西大学1980年至今发表的科研论文所做的分析显示:山西大学webofscience数据库收录论文从2004年开始,增长态势显著,合作伙伴遍布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全球20余所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有着密切的科研合作关系;被webofscience收录最多的学者,收录论文高达267篇;收录论文篇均被引次数为5.33次,平均每年的被引用次数达到440.56次,而且被引次数从2005年开始呈逐年高速增长的趋势,2010年被引近2500次,受到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人员的关注。"十一五"期间,自然科学研究共发表SCI核心期刊论文比"十五"期间增长了1.5倍,其中SCI特一区论文从2006年的1篇增加到2011年的57篇。申请专利254项,授权159项,其中发明专利占绝大多数。近十年来,山西大学获得*奖励多项,有232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其中2002年“全固化单模单频绿光激光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后现代科学哲学》获教育部“第三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03年“低度有色配制酒稳定性的研究及应用”和“芒硝法生产硫酸钾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新型光敏水解褪色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5年“周期瞬子和高能量子隧穿”研究荣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006年,“纠缠态光场及连续变量量子通信研究”获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2006-2010年期间共发表CSSCI学术论文1897篇,其中SSCI收录论文3篇,出版著作343部;获省部级以上各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奖150项,其中,在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获得8项优秀成果奖,郭贵春教授的《科学实在论的方法论辩护》获第四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刘毓庆教授、殷杰教授分别获得二等奖……2011年,山西大学荣获山西省科学技术奖10项,其中一等奖三项,实现省级三大类一等奖的全覆盖。
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文库》是反映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要研究成果的一套丛书,代表了我国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前沿成果。《山西文学大系》的出版是对山西丰富的文化遗产进行整理和研究的一项世纪性文化积累工程。《〈科学哲学手册〉译丛》列入"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填补了我国科学哲学界尚无大型专业学术丛书的空白。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大纲顺利完成,受到中央领导、相关部委的高度肯定。在第七届山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中,山西大学获一等奖数量超过了全省的1/3。继郭贵春教授获得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之后,刘毓庆教授主持申报的"中日韩《诗经》百家汇注"和乔全生教授主持申报的"近代汉语方言文献集成"两项课题名列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第二批)中标课题单中,实现了学校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零的突破。争取科研项目的能力不断加强。截至2012年,该校有*科研课题297项,其*家重点科研项目35项  新图书馆,年度科研项目总数达到778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9项国家科研大奖。在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公布的名单中。山西大学24项项目获得资助,立项率高达19.7%,资助项目总量在全国位居第23位,较2011年向前大幅跃进20个名次,比2011年全校资助项目增加9项,高出全国平均立项率13%近7个百分点。其中,重点项目占全国重点项目立项总数160项的1/80,在山西省49项资助项目中,山西大学占一半。

主办刊物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本刊是山西大学主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和地学等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成果。先后被《CA》、《俄罗斯文摘杂志》及国内*科技论文统计源、*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各种评价检索系统收录。被评为中文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荣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一等奖、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本刊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恪守“学术创新,质量*”的原则,紧密追踪学术前沿,高度关注学术热点,严格遵循学术规范,把学术的原创性、前瞻性视为生命线。连续16年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连续10年入选CSSCI,被评为“全国三十佳社科学报”和“北方优秀期刊”,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晋文化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本刊是综合性哲学类学术性刊物,旨在倡导辩证思维,加强科学与人文的沟通,促进自然科学工作者和社会科学工作者联盟,推进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及相关学科的发展。是全国三大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刊物之一,是CSSCI来源期刊。
《量子光学学报》
本刊是*物理学会量子光学专业委员会学术性会刊。旨在反映国内量子光学及相关领域的科研成果、交流学术信息。促进国内量子光学的发展,加强国内外联系,向国内外学术界展示我国量子光学领域的研究水平。
《晋图学刊》
本刊是山西省*一本面向图书情报学领域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坚持以“探研学术、指导实践、交流经验、培养新人”为办刊宗旨,是《*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e线图情》、《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库》等的来源期刊,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

学科建设

重点学科
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光学、科学技术哲学
省级一级重点学科:无机化学 理论物理 环境科学 基础数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 应用化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近现代史
省级二级重点学科:31个
省级优势重点一级学科:物理学、哲学
山西省高等学校特色重点一级学科: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学、科学技术史、管理科学与工程、*语言文学、体育学、历史学

博士后流动站点:物理学、化学、哲学、环境科学、生物学、历史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体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语言文学、考古学、生态学


现任领导/山西大学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师帅
党委副书记、校长贾锁堂
党委副书记张汉静、李思殿、鲍善冰
纪委书记赵怀洲
副校长刘维奇、行龙、杨军、高策
副校级调研员柴建芳

历任校长

*任姚文栋(1902年3月-1902年5月)
第二任沈敦和(1902年5月-1906年7月)
第三任杨熊祥(1904年春-1905年)
第四任傅岳棻(1905年9月-1906年8月)
第五任丁宝铨(1906年7月-1907年春)
第六任解荣辂(1906年8月-1909年9月)
第七任渠本翘(1909年9月-1910年3月)
第八任胡钧(1910年3月-1912年2月)
第九任李镜蓉(1912年2月-1912年5月)
第十任高时臻(1912年5月-1916年5月)
第十一任田应璜(1916年5月-1916年8月)
第十二任高时臻(1916年8月-1918年8月)
第十三任王录勋(1918年8月-1937年11月)
第十四任冯纶(1939年10月-1939年12月)
第十五任阎锡山(1939年12月-1943年4月)
第十六任王怀明(1943年4月-1946年6月)
第十七任徐士瑚(1946年6月-1949年7月)
第十八任邓初民(1949年9月-1953年12月)
第十九任梁园东(1953年12月-1958年6月)
第二十任杨蕉圃(1958年6月-1959年9月)
第二十一任焦国鼐(1973年-1980年)
第二十二任甄华(1980年2月-1981年4月)
第二十三任陈舜礼(1982年4月-1983年9月)
第二十四任程人乾(1984年3月-1987年12月)
第二十五任李旦初(1987年10月-1988年12月)
第二十六任李镇西(1988年12月-1991年)
第二十七任彭堃墀(1991年6月-2000年10月)
第二十八任郭贵春(2001年-2012年8月20日)
第二十九任贾锁堂(2012年8月21日-)

排名情况

2012年,在武大版《*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2012-2013》排行中名列国家重点大学第59名;在山东省高等教育评估所公布的“2012年全国大学排行榜”中,位列一般大学第2名;继2011年后再次同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入选*三星级大学(入选“三星级”的大学均是“*知名、*区域一流大学”,在国内和各区域有较高知名度、较受广大学生欢迎,是*各区域创建“*高水平大学”的生力军);2013年,在*科教评价网中综合实力位列国家重点大学第80名,其中研究生教育竞争力位列第61名,科技创新竞争力位列91名,人文社科研究竞争力位列第62名;2013年*校友会排行中位列全国86名,入选*知名大学,*研究型大学,*三星级大学。2014年*校友会排行中位列全国75位,入选*知名大学,*三星级大学,*区域研究型大学。2014年武书连大学排行榜中名列全国第78位。

对外交流/山西大学

山西大学对外交流进一步拓展,已与英国剑桥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英国阿斯顿大学、法国巴黎六大、德国亚琛大学、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美国爱达荷州立大学、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日本东京国际大学、日本横滨国立大学、日本国士馆大学、日本立教大学、韩国培才大学等 50 余所国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并与国外高校联合办学,在校本科生可以赴境外交流、赴国外高校攻读学位,成为山西国际科技、教育和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窗口。

根据2010年网大*大学排行资料,山西大学综合办学实力位居第43位。在全国范围内理学排行20,管理学排行33,经济学排行65,教育学排行8,法学排行43,历史学排行31,文学排行52,哲学排行第4,社会科学排行19,自然科学排行56。2011年在*校友会网*三星级大学以及武书连版大学毕业生质量排名山西地区*名,在武大版《*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2012-2013》排行中位列*大学第59名。2012年,在山东省高等教育评估所公布的“2012年全国大学排行榜”中,山西大学位列一般大学第2位。2012年,山西大学再次入选*三星级大学。作为*高等教育地方大学的领先者,2012年成为“中西部高校综合能力提升工程”14所院校之一,正式步入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

学术科研/山西大学

研究机构

国家重点实验室: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原子分子物理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化学生物学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学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计算智能与中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煤化工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国家环境保护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煤炭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山西省人文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学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化研究中心、地方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方言与口传文化典藏研究中心、管理与决策研究中心、区域社会史研究中心、旅游研究中心校企共建重要科研基地:山西大学—阳煤集团催化剂研发中心、山西大学—阳煤集团精细化学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山西省*校企联合成立的大型研究机构,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重点项目)
山西省院士工作站: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院士工作站、智能信息处理院士工作站和化学生物学院士工作站山西省协同创新中心:山西资源循环与生态环境、高附加值煤基化学品关键技术、面向信息化的大数据分析与处理、三晋文化与社会转型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与研究中心:生物工程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信息处理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功能分子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光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中药材GAP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工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山西大学的SCI、EI、CSSCI论文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争取到*科研课题246项,其*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火炬项目、国家产业化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18项。2011年6月,汤森路透对山西大学1980年至今发表的科研论文所做的分析显示:山西大学webofscience数据库收录论文从2004年开始,增长态势显著,合作伙伴遍布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全球20余所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有着密切的科研合作关系;被webofscience收录最多的学者,收录论文高达267篇;收录论文篇均被引次数为5.33次,平均每年的被引用次数达到440.56次,而且被引次数从2005年开始呈逐年高速增长的趋势,2010年被引近2500次,受到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人员的关注。"十一五"期间,自然科学研究共发表SCI核心期刊论文比"十五"期间增长了1.5倍,其中SCI特一区论文从2006年的1篇增加到2011年的57篇。申请专利254项,授权159项,其中发明专利占绝大多数。
山西大学长期以来获得*奖励多项,有232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其中2002年“全固化单模单频绿光激光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后现代科学哲学》获教育部“第三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03年“低度有色配制酒稳定性的研究及应用”和“芒硝法生产硫酸钾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新型光敏水解褪色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5年“周期瞬子和高能量子隧穿”研究荣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006年,“纠缠态光场及连续变量量子通信研究”获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2006-2010年期间共发表CSSCI学术论文1897篇,其中SSCI收录论文3篇,出版著作343部;获省部级以上各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奖150项,其中,在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人文社会科学)方面获得8项优秀成果奖,郭贵春教授的《科学实在论的方法论辩护》获第四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刘毓庆教授、殷杰教授分别获得二等奖。2011年,山西大学荣获山西省科学技术奖10项,其中一等奖三项,实现省级三大类一等奖的全覆盖。2013年荣获四项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包揽山西全部获奖成果。在基础研究方面,出版了《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文库》、《山西文学大系》等。《〈科学哲学手册〉译丛》列入"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填补了*科学哲学界尚无大型专业学术丛书的空白。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大纲受到中央领导、相关部委的高度肯定。在第七届山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中,山西大学获一等奖数量超过了山西省的1/3。继郭贵春教授获得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之后,刘毓庆教授主持申报的"中日韩《诗经》百家汇注"和乔全生教授主持申报的"近代汉语方言文献集成"两项课题名列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第二批)中标课题单中,实现了学校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零的突破。截至2012年,学校有*科研课题297项,其*家重点科研项目35项,年度科研项目总数达到778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9项国家科研大奖。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4项,立项率高达19.7%,资助项目总量在*位居第23位,较2011年向前大幅跃进20个名次,比2011年全校资助项目增加9项,高出*平均立项率13%近7个百分点。其中,重点项目占*重点项目立项总数160项的1/80,在山西省49项资助项目中,山西大学占山西高校*。

院系专业/山西大学

专业设置

山西大学现设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全部学科门类。校本部设有19个学院,开设72个本科专业,18个双学位专业,其中*特色专业1个、*特色建设专业点3个。拥有165个硕士点(一级学科硕士点37个),16个专业硕士学位点,75个博士点(一级学科博士点15个), 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物理学、化学、哲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体育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语言文学、考古学和生态学),学位点总数位列全国第25位。学校拥有科技哲学和光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环保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012年10月,为更有效地整合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山西大学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类),基地名称为“原子分子物理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该中心在超冷原子分子的制备、新奇量子态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学院设置

文学院数学科学学院
法学院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哲学社会学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环境与资源学院 
管理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外国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音乐学院  山西大学MBA教育中心
美术学院  山西大学MPA教育中心
体育学院 

学校概况/山西大学

山西大学位于具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都——山西省省会太原市,是山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建设的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14所入选院校之一。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02年的山西大学堂,其悠远的文脉可以上溯至明代三立书院及清代晋阳书院和令德书院。早期的山西大学堂中西合璧,文理并重,办学思路开阔,育人理念先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三晋大地百年文化科教的重镇。2002年初,学校被国家列为中部重点支持的五所高校之一。2005年5月山西大学成为山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建设的省部共建大学。2012年,山西大学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一省一校),标志着学校正式成为国家重点建设大学。

学科门类齐全,是山西惟一一所综合性大学。学校设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全部学科门类。现有65个本科专业,18个双学位专业,137个硕士点,6个专业硕士学位点,48个博士点, 4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科技哲学和光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20个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建设学科;科技哲学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生物学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计算智能与中文信息处理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研究教育部优秀创新团队,2个省级优秀创新团队。学校还有教育部在高校所设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国家职教师资培训基地。
山西大学师资力量雄厚,名师名人荟萃。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945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3人,高级职称教师882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106人,硕士生导师527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9人,“何梁何利基金奖”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3人,教育部骨干教师8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霍英东奖教金”获得者2人。学校还聘请了杨振宁等330名海内外著名学者为客座教授、兼职教授或名誉教授。全省评出10名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我校占有6名;全省评出54名青年学术带头人,我校占到13人。
山西大学办学条件优良,治学环境优雅。学校占地面积2450亩,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文献295万册(件),电子图书17.2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亿多元。学校是山西省最早开展Internet接入服务的高校,实现了网络化管理,部分课程实现了网上教学。学校逐步形成了以传统格局为主的北校区和以现代建筑为主的南校区,成为“林荫遮道、花草围楼、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 “花园式”学府,是省政府命名的“园林化单位”和“绿色学校”。
山西大学十分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始终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之需要”为己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12万名各类人才。*石油地质学的奠基人孙健初,地质学家、*科学院学部委员王曰伦,*生物统计和作物育种学科主要创始人王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院士、清史专家萧一山,曾被誉为*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鲁迅的挚友、著名散文家川岛等就是众多优秀学子的杰出代表。改革开放以来又有一批毕业生在学术界颇有影响,如物理系毕业的朱日祥为*科学院院士,生物系毕业的武维华为*农业大学长江学者,数学系毕业的姚鹏飞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学校逐步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体系,生源质量好、学生综合素质高,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5683名,各类研究生4000名。本科生考研率一直保持在20%左右,新生录取分数线连续位居全省首位,学生一次性就业率位于全省前列。在第九届“挑战杯”大赛中,我校获得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一项,总分排名全国高校第13位;在2000年的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代表山西省高校参赛,是10所获得“校长杯”的高校之一;在最近两年的全国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英语竞赛、健美*赛中,学生共获得12个全国一等奖。科学技术哲学专业殷杰的博士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003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
山西大学科研水平不断提升。近三年来,我校SCI、EI、CSSCI 论文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争取到*科研课题246项,其*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火炬项目、国家产业化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18项。有232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其中2002年“全固化单模单频绿光激光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后现代科学哲学》获教育部“第三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03年“低度有色配制酒稳定性的研究及应用”和“芒硝法生产硫酸钾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新型光敏水解褪色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05年“周期瞬子和高能量子隧穿”研究荣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
山西大学对外交流进一步拓展,已与英国剑桥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英国阿斯顿大学、法国巴黎六大、德国亚琛大学、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美国爱达荷州立大学、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日本东京国际大学、日本横滨国立大学、日本国士馆大学、日本立教大学、韩国培才大学等50余所国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并与国外高校联合办学,在校本科生可以赴境外交流、赴国外高校攻读学位,成为山西国际科技、教育和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窗口。
根据2006年*大学排行资料,山西大学综合办学实力位居第64位。学校将继承百年传统,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改革求活力、以开放求效益的办学思路,努力推进高水平高效益办学的协调发展,建成山西省高素质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技术成果转化、高层次决策咨询的中心,成为国内高水平、国际有影响的研究教学型大学。

校园环境
坞城校区
学校占地面积 2066 亩,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以传统格局为主的校北区古朴典雅,以现代建筑为主的校南区气势恢宏,校园林荫遮道,花草围楼,处处散发着宜学宜居的人文气息,被省政府命名为“园林化单位”、“绿色学校”和“林业生态学校”。
校园景观
文科大楼、理科大楼(田家炳教育书院)、古钟、游泳馆、渊智园、令德湖、二里河、海南岛、艺术大楼、初民广场、山大老校门、旧图书馆、多功能图书馆、科技大楼(逸夫楼)、文体馆、老体育馆、档案馆、令德食堂、文瀛苑、令德超市、令德公寓区、文瀛公寓区、鸿猷体育场、南操场、附属幼儿园、附属小学、研究生院、国际学术交流 。
山西大学校园风光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贝森朵夫音乐厅、田家炳雕像、孔子雕像、邓初民雕像、毛主席雕像、量子光学科研实验楼及各学院办公教学楼等。

文化传统

校训
中西汇通,求真至善,登崇俊良,自强报国。
校风
勤奋严谨、信实创新。
校徽
校徽总体外形设计采用双层圆形,寓意团结、同心、严谨、规范, 山西大学校徽外层圆选用江泽民总书记为山西大学题写的校名,及英文名称“SHANXI UNIVERSITY CHINA”, 以便于对外交流,同时两种文字的对比具有造型上的美感;内层主题采用“山西大学堂旧址”的教学大楼和山西大学诞生的年份——“1902”。较具代表性的建筑最直观,最有历史性,也较具有象征意义,将“旧址”采用艺术手法加以处理,充分表现出她的历史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体现了山西大学的特征和历史,表明了“风雨春秋,百年沧桑,自强不息,千秋辉煌”的主题。主体颜色采用深色海绿,既有历史的凝重感,又蕴含着无限活力。
校歌
长夜星光,文瀛激荡,飞雪迎春绽丁香。勤耕四野,勇拓八荒,育桃李天 山西大学校歌下芬芳。我们肩负希望,我们奋发自强,豪饮一路风雨,托起明日朝阳。渊智翰墨,德秀书香,世纪钟声催远航。传承文明,追寻梦想,创伟业科教兴邦。我们肩负希望,我们奋发自强,豪饮一路风雨,托起明日朝阳,豪饮一路风雨,托起明日朝阳。

温馨提醒:文章观点来源网络,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本文内容仅供参考!

随机官网
Copyright © 2013-2014 首页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