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

温州大学

介绍:

温州大学

首页www.wzu.edu.cn

温州大学,留学生教育,人才培养。

浙江高校。教育网站,高校大学。

院系设置/温州大学

商学院

温州大学商学院是在温州师范学院与原温州大学两校资源整合的基础上,于2006年7月组建成立,目前是温州大学较大的二级学院之一。学院设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六个本科专业;国际贸易、企业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等四个专科专业。商学院师资力量雄厚,队伍结构合理。截止2007年12月,学院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495人。教职员工84人,其中专任教师73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36人,其中正教授9人,副教授27人。博士6人,在读博士8人,80%以上的教师具有硕士及硕士以上学位;年龄在30至50岁的教师比例为95% ,教师中有5人次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12人次入选“551人才工程”,1 人被评为学校教学名师,1人荣获教学优秀奖,1人被评为浙江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学院在课程建设方面已取得较好的成绩,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学、政治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西方经济学等课程先后评为学校精品课程,其中会计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商学院强大的师资队伍为经济管理类专业过硬的师资队伍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多门精品课程为专业课程建设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学院在学科建设方面,紧密结合温州经济发展进行学术研究,区域经济学被评为温州大学“558工程”B类重点学科。学院设有4个研究机构,即区域经济研究所、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所,企业信息化研究所和旅游与文化研究中心。

法政学院温州大学法政学院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于2005年1月由原政经系与社科部合并成立。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三个硕士点,2007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经立项评审,成为校级重点学科建设学科。设有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工作、法学和行政管理四个本科专业。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承担了全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设有概论、原理、纲要、基础四个教研室。另设有社会工作、法学两个双专业和社会工作、法学、行政管理学等三个辅修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900多人。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专业,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本专业创办于1978年,主要培养中学政治课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及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人才。

近30年来,已为温州各中学、党政机关输送了近千名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被社会各界誉为“温州的黄埔军校”。该专业教风学风优良,已于2006年通过校级重点专业立项评审,列为校级“品牌专业”进行重点建设。

人文学院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由原温州师范学院中文、历史专业与原温州大学新闻、文秘专业整合而成。温州师范学院,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前身为1908年春由国学大师孙诒让先生创办的温州师范学堂,1913年更名为浙江省第十师范学校。1956年春,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委员会根据党中央“合理步骤、统筹安排”的方针,决定于温州师范学校原址成立温州师范专科学校,秋季开始招收中文专业专科学生,1958年温州师专升格为温州师范学院,秋季开始招收文史专业本科学生,1961年、1962年学校暂停招收新生。嗣后,学校虽几经变迁,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脉赓续不断,并于生聚积累中发展壮大。2004年原温州师范学院与温州大学合并,整合后的人文学院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学院现有研究生、本科二个不同的办学层次,有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民俗学、*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专门史、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等七个硕士学位授予权点及课程与教学论下的中学历史教育、中学语文教育两个培养方向;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广告学3个本科专业。本院现有教职工80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22人,博士和在读博士2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入选“151人才工程”、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551人才工程”等各类人才20人。目前有全日制学生1000多人,成教学生1000多人。本院十分重视学科建设,把学科建设作为学院发展的助推器,全面实施梯队推进战略,并已初见成效。汉语言文学专业为浙江省重点专业,历史专业为校品牌(特色)专业。文艺学、民俗学为浙江省重点学科,文艺学、民俗学为校重中之重学科,汉语言文字学为校重点学科。

外国语学院

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创建于1978年,前身是1973年设立的温州师范专科学校英语教研室。现设有英语教育本科专业(含英语教育和商务英语两个方向),商务英语、应用英语专科专业,英语语言文学和英语课程教学论硕士点。学院设基础教研室、综合教研室、商务英语教研室和中教法教研室等四个专业教研室和四个大学英语教研室,设有语言文学、英美文化、翻译和课程教学论等四个学科工作室。大学英语承担全校硕士生、本科生等学历层次学生的大学外语教学任务。

学院现有教职工94人,其中专任教师88人,正教授4人,副教授2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历的教师有54位;1人入选省151人才,5人入选市 551人才。学院长期聘请外籍教师任教,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定期与美国林菲尔德学院进行学术交流,互派教师进修和讲学。

学院坚持"重基础、抓技能、强素质"的教育理念,坚持培养具体适应温州特色的复合型人才。重视教学管理,讲究教学方法,注重教学质量。实行平台教学模式,设置了英语语言、英语文学、英语翻译、商务英语、国际贸易和师范教育等模块方向。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治学态度严谨,教学质量突出。自92年开始坚持开展专业基础技能训练,加强师范技能素质培养,多渠道拓展学生专业素质。自1998年参加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以来,通过率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5-10个百分点。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均获得好成绩,如2000年全国师范技能大赛温州大学9位同学获得一、二等奖,2005年"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浙江赛区)优胜奖,2006年度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浙江省总决赛获大学成人组优胜奖,省首届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获得三等奖,市级大专院校"精英杯"口语大赛连续荣获*名。  学院重视教师科研工作,科研与教学密切结合。近年来,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文学》、《外语学刊》、《外语与外语教学》等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百多篇论文;出版十多部专著;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优化研究与实验"、国家人事部"英语专业听力教学模式改革"、省教育科学规划等多项各级科研课题;荣获了2005年浙江省高等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项优秀教学成果奖。

毕业生扎实的语言基础、过硬的语言技能、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在涉外部门、外贸单位、经贸公司等都成为业务能手和骨干力量;在教育部门,许多同学获得"优秀教师"、"园丁奖"、"教坛新秀"、"优秀班主任"、"全国英语初中优质课二等奖"等称号,成为教学骨干、教坛名师新秀,或担任领导工作。

音乐学院

温州大学音乐学院创建于1997年,经近10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已有一个音乐学硕士点,音乐学、音乐表演两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82名(其中研究生9名)。院内教学资源丰富,拥有近2万平方米的现代化音乐楼,内含3个大型舞蹈形体房、1个功能齐全的高标准音乐厅、1个电脑音乐教室、1个高档录音棚、2个数码钢琴教室、280多间琴房;仪器设备先进,总值660万,拥有钢琴250多架(其中一架九尺德国BECHSTEIN三角琴),还有一批高档的中西管弦乐器,硬件条件优越。音乐学院有较为雄厚的师资力量,现有专任教师30人(其中正教授6人、副教授10人,硕士生导师9人,留学归国人员5人),分别毕业于荷兰鹿特丹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国内外著名音乐院校。近几年来,音乐学院教学科研成果显著,承担2项*、4项省部级课题,获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多项,五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出版著作6部,多位老师在各级各类音乐比赛中获奖。

美术与设计学院

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于2004年12月由原温州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与原温州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类专业合并组建而成。学院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是全省最早创办美术专业的院校之一。1984年温州师院正式设立美术系;1985年开始招收专科生;199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7年美术学科被列为浙江省高校重点扶植学科,1998年开始招收留学生,2001年撤系建美术学院。 

院现有教职工 51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2人,博士1人,硕士9人,在读硕士11人。*美术家协会会员6人,*书法家协会会员3人,省级各类协会会员20余人。现有全日制学生400余人。

会计学院

温州大学城市学院会计分院,目前设财务管理系、会计系和审计系,开设财务管理本科、会计学本科和审计学本科3个专业。截止2014年9月,在校学生人数2550人。
分院“立足温州、服务浙江、面向全国”,依托温州大学及城市学院的办学基础,本着培养“会做人、会做事、会求知、会创新”的人才培养基本目标,着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分院教学设施完善,拥有ERP实验室、会计手工实验室、会计综合实验室、企业仿真实验室、沟通实验室、模拟会计事务所等多个实验室和完善的多媒体教学设施。分院与温州市华明会计师事务所、东瓯会计师事务所、金算盘财务管理有限公司等13家会计师事务所和代理记账公司合作,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会计实训环境。
分院教学科研建设成果显著,坚持教学科研相结合,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多项省、市级科研、教研项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分院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开设了会计证、初级会计职称、注册会计师(CPA)、国际注册会计师(ACCA)等培训班。近几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明显高于同类高等院校,达95%以上。

学院现有美术学、艺术设计、工业设计三个专业和一个美术教育硕士点。三个专业共设有国画、油画、视觉传媒设计方向、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向、鞋靴设计、工业造型设计等五个方向。其中艺术设计专业(鞋靴设计方向)为学校特色专业、温州市重点建设专业、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学院还设有*鞋都信息中心、温州环境艺术研究所、温州大学美术研究所、温州大学鞋类研究所虎牌打火机研究所等五个科研信息机构和基础、绘画、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等四个教研室。学院现有教学用房20000余平方米,实验用房1700余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220余万元,1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有51台。有计算机机房4个、语音室及多媒体教室4个、摄影房1个,教学实训中心下设鞋靴实验室、环艺实验室、传媒实验室、工造实验室、版画工作室、解剖画室、国画临摹室和陶艺雕塑工作室。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温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由原温州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与原温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合并而成。

学院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三个本科专业和应用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数学)两个硕士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浙江省重点专业,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为校重点专业。应用数学硕士点研究方向包括:微分方程、应用分析、多目标规划、计算机数学、复杂系统控制、应用统计、计算数学和生物数学等。

学院非常重视学科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内培外引”途径,已形成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核心的学历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学科研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53 人,其中教授12位、副教授14位、博士12位。有10位教师入选浙江省151、温州市551人才工程,2位教师获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称号,3位教师入选省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温籍著名数学家谷超豪院士、李邦河院士、王兴华教授、胡毓达教授等也一直非常关注学院的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并亲临指导和参与学院的教学与科研等建设工作。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是温州大学最早招收本科生的院系之一, 2003年成为温州大学首批六个硕士点之一。

现有凝聚态物理、理论物理二个硕士点,物理学、教育技术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五个本科专业,凝聚态物理、软物质物理、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三个研究所。建有浙江省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温州市智能电子电器行业技术研究中心和温州大学凝聚态物理重点实验室。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综合素质强的师资队伍。全院教职工85人,其中专任教师63人,教授15人(浙江省特聘教授1人),副教授21人,博士18人(海外归国5人),硕士39人。有一批教师进入国家、省、市人才工程,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培养人选1人,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3人,浙江省青年教师培养人选5人,温州市拔尖人才1人,温州市551人才*层次5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761人,研究生57人。

学院的凝聚态物理为校重中之重学科,电路与系统为校重点学科。物理学专业为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校品牌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和教育技术学两个专业为校重点建设专业。各专业教学设施齐全,现有总额2000余万元的仪器设备, 20000多平方米的实验用房。

近五年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被国际权威检索机构SCI、EI等收录233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教育科学“ 十五 ”规划重点课题1项,教育部课题2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浙江省科技厅项目4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获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3项,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二等奖6项,三等奖4项,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20余项,出版著作、教材14部。

学院本着“求真、务实、创新”的精神,朝着建设特色鲜明、水平较高的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目标,切实办好本科专业和硕士点,不断提高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同时面向社会,加强与企事业的联系,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努力使学院成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基地。

学科建设

截至2014年3月,该校有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马克思主义理论、*语言文学、*史、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音乐与舞蹈学),3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本科专业涵盖了文学、理学、工学、法学、教育学、经济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有机化学与皮革化工学科为省重中之重学科,民俗学、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化研究、文艺学、应用数学、凝聚态物理、生态学、电气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等9个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生态学和汉语言文字学为市级重点学科。

重点学科

学科名称重点级别所属学院学科负责人

有机化学与皮革化工

省级重中之重学科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兰云军

马克思主义*化研究

省重点学科

马克思主义学院

任映红

民俗学

省重点学科

人文学院

黄涛

应用经济学

省重点学科

商学院

胡振华

文艺学

省重点学科

人文学院

马大康、叶世祥

应用数学

省重点学科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王玮明

凝聚态物理

省重点学科

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杨光参

生态学

省重点学科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阎秀峰、赵敏

电气工程

省重点学科

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戴瑜兴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省重点学科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蔡袁强

教学建设

截至2014年3月,该校建有2个*特色专业建设点(化学等)、5个教育部*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网络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等)、15个省级重点(建设)和优势专业,7门*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3门省级精品课程,5部*规划教材、30部省级重点教材,拥有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4个省级教学团队(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团队、毛泽东思想和*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团队等)。
该校先后被确立为国家创业型人才培养温州模式创新实验区、全国创业教育示范院校、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教育部“*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和浙江省教师教育基地。“创业教育”和“教师教育”已成为学校办学的两大特色。2009年学校“依托区域优势构建具有温州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成果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6年至2014年3月,该校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得*奖项595项、省级奖项1883项

文化标识 /温州大学

校旗

温州大学校旗为蓝底白字旗。

校歌

  温州大学校训
温州大学校歌
词:王季思
曲:刘质平
大哉师道天下尊,承往哲兮启后人。
厚培德本,深濬智源,学成致用教化谆。
光大国族兮,造福人群。
东海水,雁荡山,我温大精神,浩浩宕宕。

校训

求学问是,敢为人先

“求学”意为勤奋好学,严谨治学,以唤起温大学人以探究学问为毕生事业,以培育人才为无上职责,养成良好的学风、教风和校风。“问是”意为追求真理,把握规律,告诫温大学人在育人求学时,必须研辨是非、抓住本质,求真务实,严格按照事物的规律办事。“求学”是“问是”的手段,“问是”是“求学”的目的,“求学问是”体现了手段与目的的统一。
“敢为人先”是温州精神的精髓。意为开拓进取,锐意创新,要求温大学人敢想敢为,冲破旧框框,闯出新路子,树立现代教育新理念,为把学校建设成为有地方特色的综合性教学科研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简介/温州大学

温州大学设有茶山、学院路等校区。主校区位于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占地2545亩。校园依山伴水,环境幽雅,学校校舍面积80.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8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42.2万册、电子图书56万册。 

温州大学师资队伍雄厚,全校专任教师1180人,其中教授146人、副教授429人,硕士和博士生导师73人。有省、市新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01人。有4位院士加盟建设重点学科,并拥有一支由中外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兼职教授队伍。全日制在校学生近20000人。

温州大学十分重视教育教学工作,积极推进教学改革,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不断完善学分制管理和主辅修、双专业、双学位制等学分制配套措施,积极推行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教师“三自主”改革,充分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不断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高,招生生源充足,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一次性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

温州大学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坚持以科研促教学,促学科建设,促师资队伍建设,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科研和科技开发服务的水平不断提高。学校共设有56个科研机构和科技服务机构,近五年,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20余项,其中承担*科研项目61项;SCI、EI索引收录论文378篇。近几年,SCI收录数位居*高校前100位;2001年学校被评为*普通高校科研管理先进集体。目前,主持*科研项目36项,其*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项、国家863项目1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7项。

学校领导/温州大学

现任领导
温州大学现任领导党委书记陈福生
党委副书记校长蔡袁强
林娟娟、牟德刚
党委委员副校长任柏强、薛伟、赵敏
纪委书记吴金法
蔡曙光、陈安金

历任领导

姓名任期职务
谷超豪1999年9月—2006年4月校长
陈福生2006年5月—2008年2月校长
蔡袁强2008年3月—校长

学术研究/温州大学

建设成果

2011年至2014年3月,该校主持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973计划课题等在内*科研项目159项,省部级项目285项;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等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29项。以校长蔡袁强领衔,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王军博士等参与的“长期循环动载下饱和软弱土地基灾变控制技术及应用”项目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科研机构

截至2014年3月,该校设有111个科研机构、26个实验室(中心);建有2个省级行业(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工程实验室、1个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9个市行业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拥有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培育)。

浙江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皮革行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温州低压电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温州人经济研究中心

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皮革工程重点实验室、浙江省低压电器智能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碳材料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软弱土地基与海涂围垦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水环境与海洋生物资源保护重点实验室

温州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行业技术研究中心):温州市皮革行业技术研究中心、温州市智能电子电器行业技术研究中心、温州市制笔行业技术研究中心、温州市新材料行业技术研究中心、温州市建筑节能与防灾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温州市机械制造系统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温州市亚热带海洋湖泊环境与生物资源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温州市健康体适能重点实验室、温州市物联网重点实验室(培育)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止2012年12月,图书馆纸质图书总量为2413116册,现刊1798种。除传统馆藏外,电子资源的质量和数量有了长足的发展,已拥有*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ACS、Elsevier等综合性、各种形式的电子期刊和资料数据库53个,电子图书数据库11个,自建资源数据库及视频资源库6个。
开通使用ZADL特色库——“民俗学文献与温州地域特色文化数据库”;完成孙诒让研究特藏资料室以及海洋文化特藏资料室的组建并正式对外开放;配合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温州人经济研究中心”与“省教师教育基地”建设,分别建立了温州地方文献资料库、中小学教材及教学参考书资料库。
其中海洋研究资料特藏中心是一个以海洋为专题而建设起来的特藏中心,该中心致力于将分散的海洋文化信息集中进行收集与入藏,旨在为教学、科研、生产等提供海洋文化信息服务。该中心现已收藏纸质海洋文化书籍8000余册,海洋期刊52种,海洋报纸5种,电子书6000余册,海洋文化信息书目36000余条,其入藏范围涵盖海洋科学、海洋人文等范畴 。
学术刊物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温州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8年,双月刊,单月2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栏目有: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文艺学与美学前沿问题研究、法学前沿问题研究、温州历史文化研究、文学研究、语言学研究、历史学研究、政治学研究、社会学研究、人类学研究、经济学与管理学研究、法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文化学研究、艺术学研究等。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和“中文电子期刊服务”的全文收录期刊,被评为“全国地方高校优秀学报” 。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63年,是温州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理、工、农、林、等学科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和“中文电子期刊服务”的全文收录期刊

办学条件/温州大学

师资队伍

温州大学师资力量雄厚。根据2012年统计数据,在温州大学的教师队伍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有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3人,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的有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有18人,获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浙江省劳动模范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浙江省特聘教授(钱江学者)3人,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浙江省“千人计划”人员1人,浙江省21个产业集群首席专家3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95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1人,浙江省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人员49人,突出贡献科技人才4人,浙江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温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2人,温州市优秀青年专业人才4人,580海外精英引进计划人员4人,温州市“551人才工程”培养人选221人。

国际交流/温州大学

温州大学积极拓展对外合作交流领域,不断探索国际化办学之路,坚持把促进与国(境)外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作为学校发展和建设的重要内容。经过多年的努力联络和拓展,截至2011年底,温州大学已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意大利、英国、丹麦、德国、芬兰、泰国和*台湾地区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40所高校及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并与其中27所在人员互访、学生交流、教师进修、专家讲学及合作科研等方面保持着稳定活跃的交流活动。与泰国东方大学合作举办孔子学院。学校具备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是国务院侨办首批华文教育基地。 

温馨提醒:文章观点来源网络,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本文内容仅供参考!

随机官网
Copyright © 2013-2014 首页网 ALL Rights Reserved